何为“温暖的教育”——《教育常识》阅读(四)

何为“温暖的教育”?

作者如是回答:

温暖的教育,是有仁爱之心的教育,是充满了温情因而温暖人心的教育。作为新儒学代表人物之一的唐君毅曾经说:世上有 两种品质难以在一个人身上兼得,即聪明和温情。有的人很聪明,也很敏锐,但容易对人尖酸刻薄,斤斤计较;有的人很有温柔敦厚之风,能够包容,但又往往不够聪明睿智。如果一个人,能够兼容敏锐的聪明和宽厚的温情,方能成大气。好的教育何尝不是如此?它必定是自由宽容和精细策划的融合。

读到这段话时,我会不自觉进行对号入座。当然,我不够聪明,也不够敦厚。有些时候,也较容易被他人带偏(最近我就发现了一次)。说话的方式不自觉变得不太令人接受,今天早上我终于做了自我反思,也和对方进行了沟通。在这个方面,我必须要做回我自己,必须有自己的思考与立场,不能成为他人思想的跑马场。希望能远离尖酸刻薄,远离斤斤计较。

“温暖的教育”,也是我一直想要践行或正在践行的。比如,对班里的灵同学,她是一个较为特别的存在,但她和我的依恋关系却还不错。前天,她告诉我,昨天她要请假去看牙。我说好的,因为昨天是开运动会,她是无法参加的。结果她告诉我:“明天我就不能陪你站在校门口迎接同学了哈。”我才知道人家还在惦记不能陪我做的事,我的心很温暖。今天她来了,我去办公室时,她和我说再见,说下周她要去北京复查要请假,我对她说一路平安哦。

温暖的教育必定来自温暖的教师。昨天运动会开幕式表演,我看到某个班的学生,整个状态都比较“丧”,非常疲软,没有小学生的活力与朝气,就算做了一些动作,也是做做而已,神是散乱的。后来,我突然发现,他们的表现和他们的班主任的状态,真的差不多。长期脸上没有表情,更别说笑容,一直都板着面孔,一幅无所谓的样子。想到这里,我真的感觉有些后怕:一个班的班主任的精气神,真的会影响一个班级的发展。

作者提倡的是“宽大、审慎和温暖的教育,是润泽生命的教育。”这个“宽大”是让宽大的心胸变为现实,有宽大的制度;宽大的教育需要眼界的宽大;宽大教育的极致是“无为而无不为”的教育。

天下教育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学生服从教师的管理,但背后多有抱怨,极端者又怕又恨,恨得咬牙切齿;第二重境界,学生尊敬教师,但时刻感受到老师的存在,即使老师不在身边,仿佛也有一双看不见的 眼睛在旁边凝视;第三重境界,学生感受不到教师的存在,各人做好自己的事情,达到了生命自觉的状态。此时,学生感觉到教师是多余的,教师也有同感。

我想,能够达到第三重境界的教育少之又少,能够达到第二重境界的,也是教师中的佼佼者。而温暖的教育,必定能唤醒学生的成长自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