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程
(见PPT)大概内容如下:
1.座次、签到
2.勾线笔写班级姓名
3.师自我介绍
4.生破冰游戏活动,相互认识,结成团队。
5.关于辩论的调查问卷(写便签纸)
辩论是什么?为什么来辩论社?看过辩论吗?感兴趣的辩论话题?
6.小试牛刀,辩论10分钟。
7.辩论要辩好,需要什么?
8.选班委
二、优点
1.安排了座次,方便老师点名字,方便老师快速熟悉学生,也方便学生以大组为座位形成辩论队形,节约时间。
2.相互介绍的环节气氛活泼、轻松,破冰破得很彻底。记录了孩子们自我介绍的发言。
3.用纸做问卷调查很方便。
4.除了4个娃,其他都是自己想来辩论社团的,总体健谈,热情高涨。
5.现场生成了一些辩题:
(1)小学生应不应该追星?
(2)小学生可不可以玩网络游戏?/打电子游戏好不好?/玩网络游戏是否害人?
(3)六年级要不要坚持上兴趣班?
(4)学习要先知后行还是先行后知?
(5)你认为看原著好还是看电影好?
(6)应不应该带防晒物品来学校?
(7)孙悟空走上佛道是好是坏? 走上正路,好;受到束缚,坏?
6.投票选出最关注的问题,现场尝试辩论,让老师知道学情。
辩的是“小学生应不应该追星?”
孩子们的观点是:(截图)
下一步要教孩子们解构题目,做好调查分析的功课:
“小学生”: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内容、责任是什么?
“应该不应该”:不是可不可以,而是应不应该。追星的好处,追星的坏处。
“追”:跟在后面或由后面赶上去。 【组词】:追随、追赶、急起直追。
“追星”:极度崇拜迷恋影星、歌星、球星等:~族。
“星”:明星/星星。歌星、影星、球星、科学家、企业家、政治家、艺术家
三、不足
1.下次座次安排表要注明门的位置
2.姓名贴要再大一点,目前这种贴不牢。
3.还是要配话筒?否则拿不准谁先说。
4.第7、8两项还没完成,需要下次继续。具体内容是:辩论要辩好,需要什么?选班委
四、思考
1.一个现实话题与一个虚拟话题交叉进行,增加趣味性。
2.每一个话题结束以后都让学生写一篇思辨性的主题文章,加深对这个问题的认知。
3.从自由辩论起步,逐步深入,可以适时地开展具体模块的深度教学,临近学期末体验辩论的全过程。
4.看《中学辩论课程》郝敬宏 青岛出版集团,学习辩论的理论与方法,学习辩论课程的设计与教学。
5.找适合的辩论赛视频给孩子们观摩,谈感受和收获。
6.派选手参加区里的辩论赛。
7.在自由辩论中产生高手,然后就逐渐形成比赛对阵阵容,配话筒上课。板凳队员在后方做记录、思考、最后补充。
8.可以分几个小队,轮流上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