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分离

     

      生活中人们有各种各样的烦恼:孩子不爱学习、儿女不孝顺、朋友借钱我不想借、努力工作却得不到认可、我爱他他却不爱我、丈夫喝酒吸烟不听劝、儿女到了结婚年龄不结婚结了婚不生娃、朋友背后说我坏话又或者考试没带准考证大雨没有收晒的衣物等等等等的大小事情都会带来困扰破坏心情。

      该怎么处理生活中的一团乱麻呢?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给我们提供了一套有效的理论:课题分离理论,帮助我们明确责任边界减少人际矛盾避免内耗。

      课题分离的三个基本原则:区分课题、互不干涉、自我负责。

      一、区分课题

      核心逻辑:明确某件事的最终后果由谁承担,即属于谁的课题。

      例如,孩子的学习结果由其自身承担,因此学习是孩子的课题,而非父母的课题。父母可以起劝导和辅助的作用,但学不学学的好不好是孩子的责任能不能上个好大学有个好工作未来是否光明结果也是孩子来承担。想清楚这一点,父母尽到自己的责任就好不必过分焦虑。

      实践方法:通过提问“谁为结果负责?”来快速判断课题归属。

        二、互不干涉

      核心原则:不介入他人的课题,同时保护自己的课题不被他人干涉。

      例如,父母不应催婚催生。什么时候结婚跟谁结婚是孩子的权利婚后幸不幸福结果也由他自己承担,父母不能替他过日子不要打着为他好替他着想的名义干涉。有的父母在孩子结婚后还把成年子女当成孩子,不打招呼随意进出儿女家去打扫房间这都是很不对的越界行为会造成一系列的矛盾。

      三、自我负责

      核心要求:专注自身课题的解决,并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

      遇到事情先判断这件事是自己的事还是别人的事,如果是别人的事就不要再纠结,需要上心和专注处理的是自己的事。

      例如如果是因为上司心情不好无辜被责骂那就不要放在心上因为这是他的问题不是你的错,如果是因为你的工作失误被责难那就要积极改正吸取教训。例如结婚选择伴侣不能听父母的要听从自己的本心,但如果你听了父母的结婚后就要努力经营好家庭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而不是把婚前的矛盾分歧带到婚后来破坏彼此的感情。

      所有的事情在阿德勒的课题分离理论看来只有两件事:我的事和别人的事。对别人的事我们要做的是保持边界不干涉,我们只有辅助和建议的责任。我们要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我的事上,学习是我的事婚姻是我的事选择什么工作是我的事如何生活是我的事,像上面的例子考试忘了准考证是我的事,下雨天没有收被子是我的事,要做的是吸取教训不是迁怒他人。

      学习了“课题分离理论”生活变得简单清晰了很多,不再做无能为力的事不再怨天尤人不再内耗自己,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能做的事情上能改变的事情上,心理重负大大减轻,人生更有效率和质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