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书

        从小没书读,村子里忽然出现一本小人书,能传到看烂掉。这种小人书每一页插图是重点,插图的下方有几行文字,把一简单的故事叙述完整即可,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桃园三结义》等。

        尤记得初中二年级,利用第二节下课20分钟的时间,和要好的二个同学奔跑着去镇图书馆借书的情景,现在看来本就藏书可怜的镇图书馆里的书实在没什么营养价值。初中、高中学校都没有图书馆,同学们都来自于农村及不富裕的家庭,读的课外书实在是少的可怜。读书少的直接影响就是语文不好,最终两年高考语文都不及格。

        进入大学,当时学校图书馆有藏书150万册,甚得学校的骄傲,90年代的大学图书馆好像藏书越多,也间接证明学校越好。经过初高中的苦读,进入大学的自己好像脱离了苦海一样,除了上课上自习,剩下的时间好像都被自己荒废掉了。150万册的图书,自己专业之外的图书100本都没有读过。

        课堂上,想起自己的大学经历,总劝诫自己的学生多泡图书馆,告诉他们大学四年的闲暇时间若都泡在图书馆读书的话,毕业的时候,绝对会得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自己。可又有几个学生听呢?又有几个学生时不时去图书馆借借书看呢?

        二年前去图书馆借完书,顺便问前台的工作人员目前老师最多可以借多少本书,得到的答案是150本,顿时惊掉了下巴。尤记得刚来工作的前几年,老师最多借20本,学生最多借6本,规定的目的无非是增加书籍的流通性。每次走进图书馆,几乎看不到在书架前穿梭的人,书架旁一排排书桌前基本上是三三两两写作业及看专业课本的学生们。

        随着电子书籍的普及,纸质书籍愈发收到冷落,包括以前书店熙熙攘攘的场面也一去不复返了。地铁上,我观察过很多次,一节车厢,几乎都是低头刷手机看视频的人们。偶尔路过中小学边的小书店,所谓的玄幻小说往往摆在最显眼、最中心的位置。现在每个城市都有自己高大上的图书馆,周末去看看,让人欣慰的是还是有一群喜欢读书的伙伴们。

        当下的我们,离书籍越来越远。

        据统计,中国人年均读书是5本左右,以色列高达60本,美国40和日本40本,法国20本。以民族论,犹太民族每年平均读书量达到了夸张的64本。

        读书使人明智、自信、聪明、成熟,读书可以开阔眼界、刷新认知、通古知今,让人们的灵魂独立,让一个社会文明。

      我喜欢捧在手上阅读的感觉:泡一杯咖啡或一杯清茶,书香自然而然的从手边散开;或者入睡前半个小时,躺在被窝里,被书上的文字温暖着、感动着,亦是小小的幸福。

        今天还了11本,借了12本:包含美学、艺术学、哲学,还下决心借了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

        希望今年如去岁,让读书充实自己的生活、让文字充盈自己的内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 /YangSiR说事[https://www.jianshu.com/u/db49f916d4ee]-23....
    YangSiR说阅读 843评论 4 60
  • 不得不说,图书馆实在是暑假读书学习的好去处。不说它的安静幽雅,也不说它的读书氛围浓郁。单说那免费的空调,那免费的茶...
    我是慕一阅读 276评论 0 4
  • 清代的袁枚在《黄生借书说》中对前来借书的黄允修说:“书非借不能读也”。可知古人借书阅读是求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毕竟穷...
    涛涛老师阅读 473评论 0 2
  • 收到浙江省图书馆寄来的三本书:【美】尼古拉斯·卡尔著《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我们的大脑》,汪涌豪著《言说的立场》、...
    青鹿deer阅读 1,019评论 22 23
  • 在终止了若干年之后,我又开始勤快的借书了。 学校在不同的校区,起码有4个图书馆,但我常借的只有两个。新校区的图...
    丽铭当下阅读 514评论 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