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军发现儿子陈默不对劲,是在那个飘着细雨的周六傍晚。他提前结束加班,提着刚从菜市场买来的鲈鱼和青菜,想着给备战期中考试的儿子补补营养。钥匙插进锁孔转动时,他特意放轻了动作,可推开门的瞬间,客厅里刺眼的蓝光还是猛地扎进了眼睛。
陈默坐在沙发上,后背弓得像只虾米,双手在游戏手柄上飞快地舞动,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电视屏幕上,激烈的枪战声、爆炸声混杂着队友的呼喊声,像无数根细针,扎得陈建军太阳穴突突直跳。“默默,该吃饭了。”他把菜放在玄关的柜子上,声音里带着刻意压制的耐心。
陈默没有回头,眼睛死死盯着屏幕,嘴里含糊地应了一声:“等会儿,这把打完。”
陈建军皱了皱眉,走过去想关掉电视。可他的手刚碰到遥控器,陈默突然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跳起来,一把推开他:“爸你干嘛!马上就要赢了!”少年的力气比他想象中大得多,陈建军踉跄着后退两步,撞到了身后的茶几,茶几上的玻璃杯“哐当”一声摔在地上,碎片溅了一地。
看着儿子涨红的脸和眼里的戾气,陈建军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揪紧了。他想起半年前的陈默,还是个会抱着篮球在小区里跑跳,会缠着他讲历史故事,会把考试卷上的满分成绩骄傲地递到他面前的孩子。可现在,儿子像变了个人,眼里只剩下屏幕里的虚拟世界。
晚饭时,陈默扒拉了几口饭,就又坐回了沙发前。陈建军和妻子林慧交换了个眼神,林慧放下筷子,轻声说:“默默,下周就要期中考试了,先复习一会儿吧?”
“知道了。”陈默头也不抬,手指在手柄上继续操作着,“你们别烦我了行不行?”
林慧的眼圈红了,她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最终却只是叹了口气,默默收拾起碗筷。厨房里,水流哗哗地响,林慧的肩膀微微颤抖着。陈建军走进去,从背后轻轻抱住妻子:“别着急,咱们慢慢想办法。”可他自己心里也没底,那股无力感像潮水一样,一点点淹没了他。
接下来的日子,陈默对游戏的痴迷越来越严重。他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作业扔在一边,直到深夜才在林慧的催促下,敷衍地写几笔。期中考试成绩出来,陈默的排名从班级前十掉到了三十名开外。拿着成绩单,陈建军的手都在抖。他把成绩单拍在陈默面前,声音因为愤怒而沙哑:“你看看你现在的样子!这就是你天天打游戏的结果!”
陈默瞥了一眼成绩单,满不在乎地说:“一次考试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
“一次考试而已?”陈建军气得浑身发抖,“你知道你现在的分数,连普通高中都考不上吗?”
“考不上就考不上呗。”陈默低下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游戏手柄的边缘,“反正我以后想当职业电竞选手。”
这句话像一记重锤,砸得陈建军头晕目眩。他看着儿子稚嫩的脸,第一次觉得那么陌生。那晚,陈建军和林慧一夜没睡。他们坐在客厅里,直到天快亮,才商量出一个办法——没收陈默的游戏设备。
第二天早上,陈默发现电视遥控器和游戏手柄不见了,顿时发了疯。他把房间里的东西翻得乱七八糟,书本、文具扔了一地。“我的东西呢?你们把我的东西藏哪儿了?”他冲到陈建军面前,眼里满是血丝。
“默默,不是爸妈要逼你,是你现在太沉迷游戏了。”林慧走过来,想拉住陈默的手,却被他甩开。
“你们根本不懂!游戏对我有多重要!”陈默嘶吼着,“你们就是想控制我!我讨厌你们!”说完,他摔门而出,留下陈建军和林慧在空荡荡的房间里,心如刀割。
陈默这一出去,就是一整天。陈建军和林慧骑着电动车,在小区附近的网吧、游戏厅里找了一遍又一遍,嗓子都喊哑了,却始终没看到儿子的身影。直到晚上十点多,他们才在一家偏僻的网吧里找到了陈默。少年坐在角落里,眼睛盯着电脑屏幕,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脸上满是兴奋。
看到陈默的那一刻,林慧再也忍不住,眼泪一下子就流了下来。她走过去,拉着陈默的胳膊:“默默,跟妈妈回家好不好?”
陈默不耐烦地甩开她的手:“别碰我!我不回去!”
网吧老板走过来,劝道:“你们还是先把孩子带回家吧,在这里影响不好。”
陈建军强压着怒火,把陈默从椅子上拉起来:“跟我走!”他的力气很大,陈默挣扎着,却还是被他拽出了网吧。一路上,陈默不停地咒骂着,那些难听的话,像针一样扎在陈建军和林慧的心上。
回到家,陈建军把陈默锁在房间里,想让他好好反省。可没过多久,就听到房间里传来“哐哐”的砸门声。“开门!你们放我出去!”陈默的声音带着哭腔,“我要打游戏!我要我的队友!”
林慧趴在门上,听着儿子的哭喊,心都碎了。她对着门里喊道:“默默,你别这样好不好?妈妈知道你难受,可你不能一直这样下去啊。”
“我不管!你们要是不放我出去,我就绝食!”陈默的声音里带着威胁。
陈建军和林慧没办法,只能打开门。看到陈默通红的眼睛和憔悴的脸,他们心里又疼又气。陈默冲出门,直奔客厅,看到电视和游戏设备都被锁在柜子里,又开始大发脾气。
接下来的日子,陈默开始和父母冷战。他不说话,不吃饭,每天就坐在房间里,要么发呆,要么用手机偷偷玩游戏。陈建军和林慧看着儿子日渐消瘦的脸,急得团团转。他们四处打听,找遍了亲戚朋友,想寻求帮助。有人建议他们带陈默去看心理医生,有人说应该让他去参加戒网瘾学校,可陈建军和林慧都犹豫了。他们怕心理医生会给陈默造成心理负担,更怕戒网瘾学校会伤害到儿子。
一天,陈建军在网上看到一篇关于中学生沉迷游戏大脑机理的文章。文章里说,中学生的前额叶皮层还没发育成熟,自控力不如成年人,面对游戏的诱惑,很容易不能延迟满足;而且他们的多巴胺系统异常活跃,游戏里的即时奖励能瞬间刺激多巴胺分泌,让他们难以自拔。看到这些,陈建军终于明白了,儿子不是故意要和他们作对,而是他的大脑被游戏牢牢控制住了。
陈建军把文章拿给林慧看,林慧看完后,眼泪又流了下来:“原来默默不是不听话,是他自己也控制不住自己。”
“咱们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得想个办法,帮默默摆脱游戏的控制。”陈建军握紧妻子的手,眼神坚定。
他们开始尝试着改变策略。不再一味地禁止陈默玩游戏,而是和他约定,每天只能玩一个小时,前提是必须完成作业,并且保证成绩有所提升。刚开始,陈默根本不配合,依旧我行我素。但陈建军和林慧没有放弃,他们每天陪着陈默写作业,遇到他不会的题目,就耐心地讲解;周末的时候,带他去公园散步、打球,试图转移他的注意力。
有一次,陈默在写作业时,遇到了一道很难的数学题,他烦躁地把笔扔在桌子上,想放弃。陈建军走过来,坐在他身边,拿起笔,一步步地给他讲解。讲完后,陈默看着父亲布满血丝的眼睛和疲惫的脸,心里突然涌上一股愧疚。他捡起笔,认真地把题目做完。
从那以后,陈默渐渐有了变化。他开始按时完成作业,玩游戏的时间也逐渐减少。期中考试时,他的成绩虽然没有回到以前的水平,但也有了明显的提升。看到成绩单的那一刻,陈建军和林慧激动得热泪盈眶。
那天晚上,陈默主动关掉了电视,对陈建军和林慧说:“爸妈,对不起,以前是我太不懂事了。”
林慧走过去,抱住儿子:“没事,只要你能变好,爸妈就放心了。”
陈建军看着眼前的一幕,心里百感交集。他知道,帮助儿子摆脱游戏的影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相信,只要他们一家人齐心协力,就一定能让儿子走出屏幕里的迷宫,重新回到阳光下,拥抱属于他的美好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