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贤哲人的生死思考
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
当我们对“生”缺乏足够认知的时候,并不能真正理解什么是“死”,死的确切意义。
庄子曰:“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世间万物从生的时刻就慢慢走向死亡,反之同理,事物死的时候也意味着新生的开始。
泰戈尔曰:“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生命有开始就会有告别,“绚烂”到“静美”是自然的过程
生死事关每个人,当然是所有人都需要接受生死教育。成年人不想学也得被现实狠狠教育,不得不面对最现实最赤裸的真实世界,成年人是被生活本身教育的。
而青少年、学生的生死教育则需要系统地科学地进行,早早进行,不能回避不能无视。
青少年在逐步学习成长为成熟的人,只有在认识死亡、思考死亡、接受死亡的基础上,他们的心理才能由幼稚走向成熟,成为人格健全的成年人。
具体来说,现实中要实施生死教育,是有几个具体难点的:
1、对死亡的恐惧
2、对死亡的避讳
3、对死亡的误解
4、对死亡的抗拒
5、没人去做教育
6、不知道怎么做
什么时候开始做生死教育?
“小孩子懂什么,用得着谈生死这种大问题吗?”
“青少年正是青春活力的年纪,怎么能跟他们讨论死亡?”
“说生死太沉重,不吉利,会吓着孩子的。”
多少人是这样的观念?
生死教育从6岁左右就可以开始了,因为孩子已经形成了独立意识,会想死亡到底是什么,此时就不能忽视儿童对死亡的认识和引导教育了。死亡教育要尽早开始,不然孩子目睹亲人的死亡,特别是感情深厚的至亲之人死亡,会给孩子形成心理创伤。
科学地理解【死亡】:
我们普遍缺乏科学的生死教育,但目前的媒体,经常有各种死亡画面充斥视野,往往是风雨大作、雷电交加、秋风萧瑟,阴森恐怖或是以惩罚、折磨表现死亡场景。
想到死亡就联想到阴森森的太平间、殡仪馆或墓地,进而产生想象中的妄念和对死亡的过度焦虑。恐惧来源于无知,正是在接受生死教育的过程中,人们获得对死亡应有的认识,消解了关于死亡的困惑,摆脱关于死亡的迷信,才能消除恐惧拥有正确的生死观。
生物学的理解就是呼吸心跳的停止,永远地离开人间。
社会学的死亡就是社会身份的结束和人际关系的终了。
死亡本身也是有特征的:具有普遍性的、有原因的、不可逆的、无机能的等各种特征。
“死”和“亡”在字面上的含义是不一样的:“死”是指事物本身静止、不再有生机活力,而“亡”特指被遗忘。这一点在电影《心灵奇旅》里面有深刻的表现。
自然衰老、致命疾病、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都会造成死亡,无论何种方式,人都固有一死,这是人生常识。接受每个人都会死这件事,无论高低贵贱,所有人的结局都是死亡,这是所有生物的终极归宿。
人们对死亡恐惧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不甘心,还有那么多心愿未了,那么多梦想没有实现,不甘心就此离去,所以,我们既要消除对死的恐惧,也要让有限的生命更有价值,不留遗憾,我们不必避讳讨论死亡的话题,而应当在讨论“死”的过程中积极地理解“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