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礼自防,就是用礼的方式维护自己的面子,利益,乃至于安全。礼就是会有距离感,跟陌生人更容易礼貌,客气,这是一种尊重。同时礼是有一种价值感的,这是在文化里就会有的延续,周朝以礼治天下,礼是那个时代的法律,统治方式,守礼自然是大事
那么到现在,对于守礼之人还是会有种尊重在里面,以礼自重,以礼自防。礼是一种规则,尊重规则的人可能会被说成“装”,但不会被说成“俗”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火车上看书,出行全程戴口罩(这其实不是完全的礼的范畴了,但是从遵守规则上来说是一样的,克己复礼,自我克制都是有的)
现在对于礼的态度就比较复杂了,一方面我是很讨厌礼的,另一方面确实也是越来越喜欢了
讨厌是在于,守“礼”的那种天生的约束形成了一种思维惯性,社会规则到了现在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但克制自己的本质是没有变的,“应该要好好读书”,“应该孝顺”,“应该好好工作,创造价值”,“不要早恋”这些话可以都对,但看这些起来也是一方对于另一方的控制,有点不爽,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这是我们认知世界捷径。随着长大,这种捷径也会变成枷锁。所以到了一定时候,这种难受积累的越来越多,一定会怀疑我们遵守的规则是否合理呢?其实讨厌的只是被约束
但是另外一句话也说得是对的,“自由的代价很昂贵”,一个人如果真的无法无天,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样的人我们敢跟他相处吗?“守礼”是有其价值的
于古代,这是封建宗法阶级的统治基础,于现在,遵守规则亦是必要的,用“礼”去刻意保持一些距离感,是能够赢得更大的尊重的
比如我最近一直觉得咨询伦理是心理咨询师的宝贵财富。为什么有人愿意去信任一个陌生人?至少一部分原因是那个人讲规则,保密,以来访者为中心,而且这种规则是需要整个行业遵守的,违反是随时可以举报的,那在说的时候会不会就多一些放松和信任呢?
比如两个人有矛盾,吵架相互骂街这种事其实是比较常见。但是我们不妨想象一个场景,对方竟然真的拿着合同来跟我们谈,我们会不会稍微克制一下自己的愤怒,多点尊敬呢
看中规则的人,通过克制自己来赢得合作的机会,这跟压抑是不一样的,“守礼”的范围是要跳出只对自己的克制,是对于双方的
设想一个谈恋爱的场景,什么样的伴侣感觉相处起来更有价值?是一味付出的还是有付出也要求回报,有所克制的?
那就看自己认同的规则是什么,而违反规则是要报复的,大部分人是认同平等,在付出之后对方没有回应,那就是可以报复的,或者不理,或者要求,或者争吵,或者结束。违法是要追究的,难道违反规则就不需要吗?伤害的变本加厉是一方对于另外一方的纵容。从这个角度看,其实就是自己遵守规则,也去找一个能遵守规则的人合作,这样其实是会有一种稳定的安全感的,这也是古时候“守礼”的好处,那时候“守礼”也是有稳定的安全感的,古代“礼”就是“法”,那种感觉也可以用“守法”来理解
所以谁说恋爱就可以完全放纵,无视规则呢?从古来说“相敬如宾,举案齐眉”,到了今天,形式可以没必要,规则的内涵依然会被继承下来,一个人讲平等,一个人讲剥削,那必定会有一场恶战,可以无视规则,不知规则,但对于规则的不同认知(不知也是一种认知),自然而然会形成矛盾。不论想不想知道
我觉得对于“守礼”理解到遵守规则这一层面就可以了,真要对着那时候内容,从“三纲五常”去看,那纯属自己想不开了,子曰“礼不下庶人”,听圣人教诲,咱这一辈子,就以庶人为荣了,那个时代的礼法,咱也是看不懂的,得以瞻仰瞻仰时代精神已是上天的恩泽,足够了,足够了。至于要不要试试?“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不但不想,水平也不够,既不为也,亦不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