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个人知识体系,分成4个阶段,分别来说:
第一阶段:知识都是碎片的“点”
直接拿实际的情况来说。比如,你最近1个月学了几个概念。分别是:你学到了一个心理学概念,叫「厌恶损失」;你学到了一个经济学概念,叫「边际递减」;你学了一个统计学概念,叫「置信区间」。
现在,你学到的都是知识点。你的感受是,知识都是碎片的,也不容易把知识应用在工作和生活中——这个状态和我们上学的时候硬背下来某一个定理没什么区别。
之所以你觉得自己的知识不能形成体系,第一,是因为你目前针对各种类型的知识点掌握的还太少;第二,是因为你没有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
知识本身是一个很“泛”的概念,知识会分成很多不同的领域,你首先得把知识进行分类,哪些是心理学知识,哪些是数学知识,哪些是经济学知识。
把知识分类之后才能在一个细分领域对知识进行整理和排序——才有可能把知识连成线。
如果你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学知识,这就好像你打算修一个图书馆,但是你把所有书都往里一堆,就不管了——这样能建立起知识体系才怪。
如果你处在这个阶段,你要做的事情有两点:
第一,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注意,不是闭上眼冥想那种整理,你不是大仙儿,你脑袋记不住那么多东西。你需要找一个适合你的笔记工具,把你学到的知识点都分类,并且记录下来。
第二,你要自下而上的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比如,具体到育儿这个知识领域,你可以把知识分成0-1岁的知识,2-3岁的知识,以此类推。再细分,你可以把知识分成,儿童心理知识,身体发育知识,学习能力知识。
到这一步,你的知识还是没有串在一起变成一条线。所以你会来到下一个阶段。
第二阶段:把知识点串在一起,变成一条“线”
怎么才能把知识串成线呢?办法超级简单,就是去读相关知识领域最经典的书,以及关注这个领域的专家,博主。
道理很简单,这个世界运行不是一天两天了,已经有那么多人,那么多牛人都对知识进行过总结,并且把知识按照不同模块划分好了。
比如,你觉得你在心理学领域知识不成体系。那你就看看《社会心理学》、《心理学与生活》、《人格心理学》等等这些经典的书。
这样,你自然就会把学到的知识,更有逻辑的“存放”了,你的知识就变成了一条线。
第三阶段:很多条知识线连在一起,变成了“面”
形成知识面,这个其实就是我在文章中经常说的「多学科思维」。上面说过,遇到问题,不能手里拿着锤子,不管他三七二十一就凿过去——你得用合适的工具解决眼前的问题。
合适的工具,就是更广的知识面。
第四阶段:把知识面应用起来,变成了“体”
把学到的知识用起来,就是让知识变成身体的一部分,就是让知识可以应用在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
你想想看,如果你能学到一个知识,就能动获得处理一百件事的方法。这样效率才高,才是学以致用啊。
说白了,你需要把你的知识:复制、迁移,用到更多地方上——这样你的知识就“变厚”了,你的知识就不再是脆弱的平面,而是坚固的立方体。
所以,你的知识体,是由无数个知识点,知识线,知识面,再加上通过大量实践和应用得到的知识复制,以及知识和知识之间的连接构成的。这里面你经常用到的、重要的知识点、线、面,会尤其粗壮。
知识体就是这么一个东西。
这个知识体,最终变成你非常顺手的工具箱,面对问题,组合你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