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泰伯篇第八02
【原文】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大意】孔子说:“恭敬而不合礼会烦扰辛劳,谨慎而不合礼会畏怯多惧,勇敢而不合礼会犯上做乱,率直而不合礼会急切责人。在上位之君厚待亲属,民间亦会兴起仁爱的风气。在上位之君不遗弃故交旧友,民风会趋于敦朴,而不致于人情淡凉。
【一点启示】礼,礼节,关键在于有节,适当调整以致中庸之道。没有过分的,也没有没做到的,恰到好处。没做到,做过了,都是无礼。恭敬、谨慎、勇敢、率真,原本都是良好的品行,有礼节制,就不会走向其反面:毕恭毕敬使双方劳累;谨慎过度就是胆怯;过于勇猛便是粗野;过于率直就显鲁莽。
【浅谈】
(1)儒家大力倡导中庸之道,《论语》有很多这样前后对比的话。大而言之是治国创业之道,小而言之是个人修养做为。
(2)恭而无礼,恭,恭己敬人。礼,指礼的精神。态度恭敬,更要明白其中礼的内涵,即为什么恭敬,合乎什么情理?这样为人处事才能内外合一,不致于总觉得找不到感觉,进退失据。
(3)慎而无礼,同样,做事周到小心翼翼固然重要,但掌握不好度,就会变得唯唯诺诺,胆怯不自信,变成无能、窝囊。
(4)勇而无礼,更可怕,内在有激情,干事有冲劲,但如果修为不够,甚至忘记初衷,反而把好事做成坏事,出乱子,祸害大众。
(5)直而无礼,率直是好事,但如果率真放肆,不注意场合,不懂委婉迂回,让人尴尬,绞的过分就断了,害人害己。
(6)恭、慎、勇、直是人的四种美德,但如果修养不够,不懂其本身来自于仁,要合乎于中和,和于道。否则一味强调外在,必会走向其反面,成为懦弱、窝囊、粗蛮、鲁莽的代名词。
(7)上笃于亲,笃厚善待家人、亲属,即修之于家,其德乃余。这不是袒护,君子之德风,风尚余泽,进而影响他人,培养民众仁厚之心。
(8)民不偷,偷,人情薄凉。君子对老朋友亦关爱如初,世风不可能不古,人间绝不会薄情寡义,人心便不会冷漠无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9)中国是仁义之邦,其仁之本是孝,以孝治国修身,是为大义。慎终追远,念祖归宗,知道自己的来处,才能真正体会到去处何在,这也是《白鹿原》孝义村的来源。亲情不笃,不爱家人,能爱他人、天下人,那是空话、笑话!
(10)不怕人自私,爱父母兄弟者,延伸便是爱他人、爱国家。先有私心,笃于亲,然后扩而公之,兴于仁,整个社会的风气越来越和谐。
(11)故旧不遗,念旧。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如田兴之于朱大皇帝,再如今日重回梁家河,平娃还是平娃。几千年来,人人爹生母养,传统不变。有真感情,才能顶天立地,俯仰天地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