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476,11-8-1,告子章句上8-1》
【孟子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邻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
今天是丁酉年庚戌月甲午日,九月十五,2017年11月3日星期五。
这一章是著名的孟子"夜气说"。除了夜气说之外,存养、操守,这些耳熟能详的词语,本源就在这一章。在此之前,已习惯了将它们当作普通意义上的动词和名词,怎么都没想过其实是功夫要诀,同样,"夜气说"也是重要的功夫学。
这也提醒我们,读书要读原著。为什么非要读原著呢?教科书有什么不好?概论不是精髓吗?教科书和概论的作用,仅仅就到了"学术扫盲"的地步而已,如果满足于学历学位和知识点,可以,但是,教科书和概论绝对不能代替原著,更不能等同于思想本身,原著的真髓就在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地方,一两个高语境中的词,灼灼然的洞彻入口就在这里,而不在一条一条总结出来的结论上。我们常说:"懂了很多的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为什么?因为你懂的道理都只是结论,不是真髓,只够自欺,不足以修身进德,只够徒事讲说,不足以滋养生命。
牛山,是齐国首都临淄东南方向的一座山,现为山东淄博,前年曾游览此地,牛山下建有管仲纪念馆,城中心建有姜太公庙,有许多韩国人组团前来寻祖祭祀。青年诸葛亮写了一首《梁甫吟》,写的也是齐都的事: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
里中有三墓,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子。
力能排南山,又能绝地纪。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
青年诸葛亮常以管仲乐毅自喻,立志平治天下,素有辅国之量,此诗用以提醒自己,辅相之位者要胸襟开阔,定策出谋者要有容人雅量,断不可学晏子的小器阴谋。
萌,是芽。蘖,是从芽的旁边生出的部分。濯濯,是光秃秃的样子。
孟子说,牛山曾经有草木繁茂的,但是, 现在却变得光秃秃的,为什么呢?因为它身处都城之郊,城里人都来砍伐树木,它又怎么能保持繁茂呢?虽然如此,毕竟林木的根系还在,日夜生长,雨露滋润,不是没有嫩芽新枝长出来,但放牛放羊的又来了,于是牛山就成了一座秃山。人们只看到今天的牛山,就认为它本来就是光秃秃的山,难道这真就是今天的人们以为的山的本性吗?
我们常说: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光秃秃的牛山,看到的本质是什么呢?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孟子>》张居正著
《资治通鉴直解》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孟子正义》焦循著
《孟子与滕文公、告子》南怀瑾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