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感受笔记:
原文:219页(232页),通过这位教师及其讲课,部分学生进入了一个强有力的共同体形式,其特征是能与逝者交谈,这可不是疯子的标志,而是智者的标志,如果学会在那个无形的历史与思想共同体中言说和倾听,一个人就会无限扩大任其驰骋的天地,并永无止境的改进人生。
这段文字是对共同体变异的例子总结。
共同体变异的例子讲的是导师并没有在课堂上与学生产生互动,没有符合前面讲的求真共同体的五个特征,但同样将学生引入了求真共同体。
为什么一言堂的教学,会产生求真共同体?
因为,导师在学科教学中读出了自我,呈现的是求真共同体的模板,即老师与学科教学中的人物自成为探求伟大事物的求真共同体。从而起到引导学生进入探究伟大事物的状态,从而形成求真共同体。
这段总结文字是好美的一段文字!
这段文字不是美在语言表达形式上,美在蕴含的认知何谓有价值的教学视角上。
这段文字是对美妙的伟大事物的解析!是告诉我们什么样的课堂是有效教学的课堂!
在课堂上,能引发你沉浸在伟大事物的时光,是人生美妙的时光!
何谓伟大事物?
那些能让你产生联结生活、跨越时空与无形历史、思想对话的事物。
因为你与这样的事物相遇,你就会无限扩大任你驰骋的天地,并无止境地改进你的人生!
二、撰写阅读感受笔记反思
1、因为写这段笔记,对“伟大事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体现了 以写促读的 作用。
2、读书有了触动就赶紧记录,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只要有闪念、有灵光就即时写下。
否则就出现苏轼所说:情境已逝亡追逮!
3、输出是最好的输入,即读书有没有用是要看你的说写输出的,能够说写输出,就说明读书有效果,说明你有输入,没有做无用功。
4、就这么一闪念,记录成了习惯后,灵光会是星星之火,成为量变到质变的坚定基石。
参考文献
《教学勇气》(20周年纪念版)作者: 帕克·帕尔默 211-219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漫步教师心灵
译者: 方彤
出版年: 2020-1
ISBN: 9787567593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