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红楼梦》前80回,开始看欧丽娟老师的《红楼梦》解析课。今日听完导论和神话传说。解释了《红楼梦》的几个版本,推荐学生看庚辰本,这是最贴近曹雪芹原著的版本,其中脂批的意思是“脂砚斋”,应当是在曹雪芹的一位亲友,在阅读手抄本的过程中,对于一些原著里有感而发的注解,脂砚斋的一些批语“大家风范、大家规矩”反映出曹雪芹这本小说描写的是普通人无法触及也无法了解的贵族生活。欧丽娟老师说到曹雪芹和“脂砚斋”应该是身处当时的贵族阶层,他们无比怀念这个阶层,通过小说追忆他们当时的生活场景。此外,小说的版本还有程甲本和程乙本,涉及到程伟元和高鹗两人,程伟元是一位书商,他当时敏锐地感觉到这本小说的与众不同与价值,认为这会是一本畅销的小说,但因为小说未完稿,会影响小说的阅读感受,因此和高鹗合作续写了后40回,这个不再是手抄本,而是印刷版,这个版本称为“程甲本”,后来又根据后40回的情节需要对前80回进行了一些修改,这便是“程乙本”,这种改动会影响小说原著想表达的情感与情节,因此,欧丽娟老师推荐大家读“庚辰本”。另外还介绍了关于研究《红楼梦》的书单。欧丽娟老师从神话故事开始入手,介绍了一些背景知识。小说开头说到《石头偈》——“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这里提到的“石头”,是指女娲补天遗落下的一块石头,且这块石头有具体的描写,即宽高为十二仗和二十四仗,女娲补天用了36501块石头,这里的数字也有特别寓意,“12”和“24”是中国传统里特殊的数字,例如十二生肖、十二个月、十二个时辰、二十四节气等。36501稍加分析即可看出是365的100被余1,“余一”代表了这块没有拿去补天的石头的孤单,365的100倍是100年,是一个家族从胜到衰的历史规律。而关于女娲的传说,欧丽娟老师从母系氏族开始说起,代表了女性创造生命寓意,女娲传说的版本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了改变,从之前的单独的女性崇拜、生殖崇拜到之后传说中出现了男性,且男性代表处于左上的尊位,女性代表处于右下的次位,这是社会发展到父权时代的产物。曹雪芹把小说融入到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中,这个前提设计的很完美。另外,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当年主持编撰的全唐诗,家里应该有很多藏书,即便曹家后来被抄家,但是这些书籍留下了,也成为了曹雪芹的启蒙读物,由此展现出的才情也都体现在小说里大篇幅的诗词歌赋里,成为《红楼梦》这本小说的亮点。而且在曹寅当年所做的诗句里也多次提到了关于“石头”的句子,和曹雪芹的小说形成了一种“衔接”。
今天听了自媒体人“粥左罗”的写作课,写作的流程包括“高质量的输入、思考、持续且稳定的输出”。写作需要“坚持”,但是却不容易做到,应该想清楚自己写作的动力来自哪里,为什么要写作,把自己写作的底层动力找出来,就像一个人不得不挣钱,不得不上班一样,找到不得不去做的理由。我的写作动力从生完孩子开始,到现在9年过去了,一直断断断的续不上,那些浪费的时间让我心慌不已。但是没有办法,这时候必须续上,不然还会断下去,我只能保持健身,让自己的身体老的慢一些,写作技能进步快一些,这样心里才会平衡一点。粥佐罗建议要公开写作,有一个反馈系统,写作要保持一个分享的姿态,类似一个双向的沟通,明确写作目的,写作受众,写作平台。写故事也写观点文,重要的还是要写起来。因此,我觉得放弃之前在word文档里写日记,改为在简书里公开写,这样也会让自己在写的过程中考虑到读者的阅读感受,督促自己斟酌字句以求写得更简单明确。保持一个不拖沓的读书节奏,将每日感受记录下来,有想写的主题了就专心书写一篇再发表到其他的平台,将输入-思考-输出这个闭环执行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