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岁孩子心理发展特点(1)安全感的需求(心理层面);
(2)信任感的需求(父母他人);
(3)亲子关系的需求(亲密良好);
(4)亲子依恋需求(安全型的);
(5)亲熟感的需求(陪伴游戏);
(6)积极情感需求(微笑看见);
(7)母爱心理需求(抚摸拥抱)。
2、0-1.5岁孩子最大的心理需求
(1)心理安全感的关键期,也是良好亲子关系与父母信任感的关键期;
(2)父母要做到有爱心、责任心、耐心、细心;
(3)孩子多触摸、爬行(平衡觉、视觉、触摸觉、肌肉力量等)、体验(自我主动感)、感知。
3、0-1.5岁孩子的家庭教育方法要注意事项:
(1)父母要与婴儿建立亲密的亲子感情,有意识对婴儿积极的情感回应(微笑),孩子需要被看见(存在感),培养孩子对父母的安全情感依恋。“分离性焦虑”、回避型(冷漠、自我伤害)、紊乱型(焦虑+回避)就是不安全的情感依恋。母婴依恋关系奠定了孩子生命底色。
(2)这阶段要求父母等养育者(主要是母亲)在抚养孩子过程中,应积极满足孩子的生理需要,关怀、爱抚,不宜过分满足和过分剥夺,同时,在满足程度和教养方式上要尽可能保持一致性、规律性、可靠性和可预见性,不要反复无常,不要随意转变,即使变化也要渐进地有规律地进行,使婴儿形成基本信任感十分重要。
(3)当婴儿感到饥饿、啼哭或不舒服时,渴望得到父母帮助,父母应及时出现和有计划的悉心照料,充满爱、积极关注,使他们感到父母的可靠和可信赖的;
(4)通过母亲感受世界,形成信任感,最有影响的人是妈妈或类似妈妈的人(妈妈的作用)。与照料者形成安全的亲子依恋关系,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是以后与他人建立良好社会关系的人格基础。
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
4、最好的教育是父母合力的教育,理念、步调、方向一致,0-1.5岁孩子教养中妈妈(温柔)比爸爸作用要大一些。
5、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是高质量陪伴,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高品质的陪伴。
6、家庭教育无小事,生活即教育。父母要重视家庭教育,注重科学教育。
一个人一生中最早受到的教育来自家庭,来自母亲对孩子的早期教育。美国一位著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母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他们都在各自的行业中获得了卓越的成就,同时又选出50位有犯罪纪录的人,分别去信给他们,请他们谈谈母亲对他们的影响。有两封回信给他的印象最深。一封来自白宫一位著名人士,一封来自监狱一位服刑的犯人。他们谈的都是同一件事:小时候母亲给他们分苹果。
那位来自监狱的犯人在信中这样写道: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的,大小各不同。我一眼就看见中间的一个又红又大,十分喜欢,非常想要。这时,妈妈把苹果放在桌上,问我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个?我刚想说想要最大最红的一个,这时弟弟抢先说出我想说的话。妈妈听了,瞪了他一眼,责备他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
于是,我灵机一动,改口说:“妈妈,我想要那个最小的,把大的留给弟弟吧。”
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在我的脸上亲了一下,并把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奖励给我。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从此,我学会了说谎。以后,我又学会了打架、偷、抢,为了得到想要得到的东西,我不择手段。直到现在,我被送进监狱。
那位来自白宫的著名人士是这样写的: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的,大小各不同。我和弟弟们都争着要大的,妈妈把那个最大最红的苹果举在手中,对我们说:“这个苹果最大最红最好吃,谁都想要得到它。很好,现在,让我们来做个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三人一人一块,负责修剪好,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有权得到它!”
我们三人比赛除草,结果,我赢了那个最大的苹果。
我非常感谢母亲,她让我明白一个最简单也最重要的道理:想要得到最好的,就必须努力争第一。她一直都是这样教育我们,也是这样做的。在我们家里,你想要什么好东西要通过比赛来赢得,这很公平,你想要什么,想要多少,就必须为此付出多少努力和代价!
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你可以教他说第一句谎话,也可以教他做一个诚实的永远努力争第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