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或许听到过:“你的发型真不好看”“你的项目结果完全不理想”。
当他人批评自己时,有的人忍气吞声、附和自嘲,还有的人针锋相对。
不论以上哪种,其实都是内化了对方的消极情绪。
正确面对他人的恶意或批评的方法是去分析:对方说的是否有道理?
如果没有,那是他们的问题,我没必要浪费精力;
如果有,那么思考自己的问题在哪里并如何提升和改进。
戴维·伯恩斯在他的《新情绪疗法》中曾说:“自尊,其实是所有人生来就有的东西。只是我们不断用荒谬、不合逻辑的消极思维看待自己,才让我们的自尊消耗殆尽。”
面对他人的批评,我们首先要分析批评的合理性。
如果批评确实不合理或者带有恶意,我们就不必放在心上。
比如有些人喜欢随随便便批评别人的外表或穿着,这显然是不友好也没有建设性的。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要保持自信和乐观,相信自己的选择,不要被没道理的批评打击。
有时候他人的批评也可能是出于善意或者确实指出了我们的问题。
这时我们不应情绪化,而要平和地反思自己,看看对方的批评是否有启发。
如果对方的批评让你认识到自己某个方面的确需要提高,你就应该感谢对方的建议,这有助于你成长。同时,要想办法改进自己,而不是因为被批评就消沉和自卑。
自信和自尊都来源于内心,而不是外在的评价。
我们要相信自己的价值,坚持做对的事情,而不是依赖别人的认可。
正如伯恩斯所说,自尊是人天生就拥有的。外界的批评只是一种观点,我们没必要让它否定自己。所以面对批评时,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自信是非常重要的。
自信不应该变成自大和不可教育。
我们还是应该保持谦虚的心态,虚心接受他人善意的批评和意见,这会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
同时要明白,自己的价值并不取决于外界的评判。我们要用积极理性的态度面对外界的批评,做最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