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用典的“大势篇”:顺应国家和地方的发展大势,切入宏观场景,以典说“势”,体现典故经世致用的价值。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这样五个维度。
07.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
【范文】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文物承载着灿烂的文明,跃动着民族的根脉。我们要在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基础上,努力释放文物承载的文化力量,让人民更好地触摸过往、感知历史,从延续民族文化的血脉中开拓前进,不断推动中华文明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选自2022年7月11日江南时报评论《推动中华文明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典故出处】
语出唐朝李隆基《起义堂颂序》,“若夫修德以降命,奉命以造邦,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天人报应,岂相远哉。”
文中典故的意思是,源头深远的河流才能流得长长久久,根扎得深厚的树木才能枝繁叶茂。
【典故解读】
李隆基即唐玄宗,唐玄宗因缅怀高祖、太宗皇帝的创业伟绩,撰写了这篇《起义堂颂序》,并摹刻为碑,以资纪念。
【场景应用】
公文写作中,“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这句典故,可以用于文化建设中,强调我们只有植根于中华文化这片沃土,守住传统文化这个“源头”,才能源源不断地汲取丰厚滋养,根深叶茂,汇聚起磅礴的文化力量。
这个典故还可以用于国家之间的交往关系,表达两国友谊源远流长,根深叶茂。
【范文赏析】
江南时报这篇评论文章的中心论题是,以发展文博事业为重要抓手,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范文中引用“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这句典故,体现了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而文物承载着灿烂的文明,跃动着民族的根脉,博物馆担负着文化保护和文明传承的重大使命。
08.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
【范文】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精神之根。西湖文化景观、中国大运河、良渚古城遗址,不仅是杭州城市生命的一部分,也是向世界展示自我的鲜明标识。接下来,杭州将深化三大世界文化遗产联动保护与利用,全面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实施城市记忆工程,建设“博物馆之城”等,延续文脉留住“城市之魂”。(选自2022年8月22日杭州日报评论员文章《杭州打造一流历史文化名城》)
【典故出处】
语出西汉刘安《淮南子·原道训》,“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百事有所出,而独知守其门。”
文中典故的意思是,万事万物有着不同的生长规律,但是都知道应该保住自己的根本。
【典故解读】
刘安是西汉时期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刘安召集门客集体编写而成,内容以道家思想为主,同时又夹杂着先秦各家的学说。
《原道训》是《淮南子》的首篇,探讨了“道”的基本特性、作用以及发展变化的规律,可以看作全书的总纲。
文中这句典故告诉我们,万事万物纷繁复杂,但是无论怎样变化,都要返归其根,启示我们认识事物要抓住根本,掌握本源。
【场景应用】
公文写作中,“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这句典故,可以用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传统文化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我们要始终敬畏历史,敬畏文化,只有守住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条根脉,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不倒,绵延不绝。
【范文赏析】
杭州日报这篇评论员文章的中心论题,就是打造具有杭州辨识度的一流历史文化名城。范文中引用“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这句典故,表达了我们这个时代虽然瞬息万变,但是能让根脉始终不断的,就是特有的不可复制的人文特质和文化传统,强调了历史文化才是杭州这座城市的精神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