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焦虑障碍,你了解多少?
社交焦虑障碍是焦虑症的一种,它会在社交场合中呈现出诸多表现形式。
首先是过度紧张,一旦身处社交情境里,患者常常会变得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把手脚往哪儿放,整个人显得特别局促不安。比如在参加聚会时,别人都能自然地聊天、互动,可患有社交焦虑障碍的人却紧张得话都说不利索,甚至大脑一片空白,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开启话题或者回应他人。

其次是会出现植物神经系统的表现,像心慌、手抖、出汗这些情况十分常见,严重的时候可能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想象一下,在一场重要的会议上需要发言,有社交焦虑障碍的人可能还没开口,手就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心也 “砰砰” 直跳,额头上不断冒出冷汗,这种状态极大地影响了他们正常的社交表现。
还有回避社交这一典型症状,患者对各种社交场合充满恐惧,总是尽量去避免。有的患者独来独往,拒绝参加聚会、聚餐等活动;严重的连正常的工作、学习都无法进行,像有的学生因为害怕在课堂上发言、和同学交流,甚至出现拒绝上学的情况。

而在公众场合中,他们很难流利地讲话、演讲,面对异性可能都没办法正常沟通,心里总是害怕会丢脸、陷入尴尬的境地,即便心里知道这种害怕很多时候是没必要的,但就是没办法控制自己。
另外,躯体也会出现焦虑症状,比如脸红、心跳加快、呼吸困难、口吃结巴、轻微颤抖,甚至有时候会呼吸急促、手脚冰凉等。
这些症状会让患者越发觉得难受和不安,进而更加抗拒社交,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社交焦虑障碍究竟因何而起?
社会心理因素
社会心理层面的诸多情况也可能导致社交焦虑障碍的出现。例如,父母婚姻存在矛盾,这种家庭氛围容易让孩子缺乏安全感,内心变得敏感不安;又或者在儿童时期经历过频繁搬迁,使得孩子不断要去适应新环境、结交新朋友,心理压力较大,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就可能引发社交焦虑。

还有遭受校园欺凌的情况,那种被欺负、被排挤的经历会给当事人留下心理阴影,对社交场合产生恐惧和抵触情绪,进而容易导致社交焦虑障碍产生。
性格及生活经历因素
性格及生活经历方面的因素同样不容忽视。性格孤僻敏感的人,往往在社交中容易想太多,过于在意他人的看法和评价,担心自己的言行会引发别人不好的反应,久而久之便容易产生社交焦虑。
还有那些曾有负向社交经验的人,比如曾经在社交过程中遭受过羞辱、得不到他人支持等,这些不愉快的经历会让他们对之后的社交场合充满恐惧,甚至选择回避,长此以往就可能引发社交焦虑障碍,影响正常的社交生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