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变小了,每个人更忙碌了,人与人之间的链接更难了,更少了,更不信任了。
虽然我们都知道,沟通的重要性,但是苦口婆心也好,耳提面命也罢,都不入心了。心门不开,法门不入,所以说最多也是浪费口水。
于是,很多时候,我们选择了沉默,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鲁迅先生很早就告知我们,沉默的代价。
那些未完结的事件,始终盘踞在那里,它周而复始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甚至生命质量。
越来越多的人,活成了一座孤岛。自己不想出去,外面的人也进不来。
生命之所以是生命,在于它的活力,在于它的流动,生命一旦结冰,就失去了生命该有的色彩。
水不流动就是臭水,钱不流动,就是废纸,人不流动,就不是活人。
在时间的隧道里,每一个人都微乎其微,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但也是每一个人,组成了家庭,社会,朝代,时代和世界。
所以每个生命都应该绽放,生命之间应该有生命本源的链接。这种链接可以超越性别,超越人种,超越国界,甚至超越时间,它是心与心之间的碰撞和链接。所有经典和书籍的传递也基于此。
相信这样的链接方式,它最初是文字,后来又衍生出更生动形象的方式,比如音乐,绘画,舞蹈,演讲等。
后来更多人关注到表演形式上去了,舍本逐末了。当所有的技巧都不管用的时候,是时候回归本源了。
最近在写友里,看到到写信带来的一连串变化。又让我再次重视,文字的力量。尤其是写信,信件是心的桥梁,毫不夸张地说,它可以跨越时空地连接两颗心。
网络的兴起,智能手机的普及,语音的使用,让联系变得随便方便,且也失去了链接的作用。有些东西真的是永远无法完全替代的。
回想那些没有电子设备的年代,更多远距离的交流靠信件,更多人的爱情靠情书和家书。素有家书抵万金的说法。文字的力量是持久的永恒的。
在这什么都不缺的年代,最缺的就是那颗初心和真心。试着少说多做,试着写起来吧。那里有内心深处的声音,那里有心与心的碰撞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