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深入地体验拖延。
什么都不想做,或者总觉得该做点什么,但就是无法行动。
觉得不应该这样浪费时间,但让我们看书或者做点什么又不情愿。
懒懒散散地只想躺尸当米虫,明明好多事情已经到了deadline了,却无动于衷。
心里空荡荡的,还不停地质问自己:你当初的决心都哪里去了?
这几天的状态就是这样。而且我发现,一旦沉迷于刷手机、玩游戏、看网文、追美剧后,更是容易陷入这种空虚的心态。
好可怕的懒散堕落闲状态!
而且还没法控制!
骗别人,需要我们不断地动脑,至少我们自己的脑子是清醒的。骗自己,就完全不需要动脑了,只要顺着想,大脑总会给你找到借口的。
难怪有这句话:要做的话只有一个理由,不做的话有千千万个理由。
自己骗自己是多么可怕啊…
大脑的原则果然是:能不动脑,就不动脑。
但面对生存度已经不断降低的环境,不想动脑的人,最终都没有什么好下场。于是我们只能逼迫自己不断地去调动大脑,拖延这个本不是病的状态,也成了病。
我根据自己的一些经验,总结了一下如何离开拖延状态。
一、远离诱惑
既然无法控制,那就不要给自己机会好了。
就像那句“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所表述的道理一样,稍微注意一下我们浪费时间最多的地方在哪里,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爱玩游戏?删了!给自己尽可能增加重新玩游戏的成本。
爱看网文?删了!一看小说就忘了时间,这是很可怕的状态。
爱刷手机?把手机放得远远地,不能一伸手就拿到,然后静音,关闭通知。担心有人找什么的统统是借口。
二、学习有效的解压方式
在书上看到过美国国心理学家协会的调查发现:
最有效的解压方法包括:锻炼或参加体育活动、祈祷或参加宗教活动、阅读、听音乐、与家人朋友相处、按摩、外出散步、冥想或做瑜伽,以及培养有创意的爱好。
最没效果的缓解压力的方法则包括:赌博、购物,抽烟、喝酒、暴饮暴食、玩游戏、上网. 花两小时以上看电视或电影。
嗯,冥想,的确很有用,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正念的奇迹》这本书。书里提供了一个很简单的冥想方法:数呼吸,一呼一吸计数一,数到十后再从一开始,时刻关注自己是呼吸长了还是短了,注意到就行了,不去干预。使用这个方法,只要五分钟,就能平静好多。
三、转移拖延的注意力
我常会陷入一种事情多了感觉干不完,然后全部拖着不干最终什么都做不好的状态,在学习了这点之后有好转。
要点就是:知道自己近期要做的重要事情是什么,最好列出清单,排布一个优先级。最上面那件事就是你觉得最重要,但就是不想做的事情。接下来转换一下思维方式,不想做第一件事,没关系,那看看第二件,第三件,第四件…总会找到现在能做的事情,就像变相转移了拖延的注意力一样。
四、做减法
事情多了会觉得很焦虑的话,不妨减少一下要做的事情。
告诉自己,虽然我有七八九十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做,但我不想做,我只做三件事就好了。
早上一件、下午一件、晚上一件。
认真地做完然后就休息吧,但是别看网文、玩游戏,刷手机,我们控制不了自己摆脱它们,就一定要远离。
喝杯茶、和家人朋友聊聊天、发呆几分钟都可以。
五、给自己定一些原则
这些原则要能很容易地完成,太复杂的话就会被拖延
举个例子,我有一个原则:能在三分钟内完成的事情,就马上去做。
这个三分钟是预估,但只要我觉得能马上开始的,我就不拖了,立刻着手,不知不觉就会进行好长时间了。
六、偶尔还是喝点鸡汤
现在鸡汤已经带了点贬义色彩,但不得不说,鸡汤也有鸡汤的用处。
收集一些我们觉得很棒的励志故事或者鸡汤文,当状态不好时,去看看,学学人家的思路,说不定会给我们一些走出拖延状态的启发。
归根到底,不断地分析自己,看清自己,才是战胜拖延的最终办法。就像梁宁所说:我们的一切行为,都是情绪的作用。
最后,我想起丘吉尔的一句话:如果身处地狱,那就继续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