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瓶子学长
据三月网传的《备案时点办法》,今年6月末之前将对主要城市进行试点备案。
然而,数百万的P民再次失望了,备案已然再次延期,在月初的网贷风险整治办的工作会议上甚至不再提备案。
清退、劝退成了目前网贷行业的主旋律。
--
第一,瓶子没有不看好网贷行业,信批透明的头部平台依然可投。
由于瓶子近期网贷投资持续在退,引起一些投友的疑问,是不是不再看好网贷行业?
请参考瓶子每月更新的实盘,在瓶子的6月投资实盘中,网贷持仓比依然高达40%,后续也会根据行业发展情况控制在20~40%的仓位。
公众号回复“实盘”,查看瓶子6月投资实盘。
对于百万亿体量的资管业务,能在不到万亿级别的网贷行业中配置高达20%以上的仓位,本身就说明了自身一个立场。
依然会看好,只是再也回不到从前。
因为网贷,是目前大资管业务中,门槛低、收益高、期限灵活的产品,在整个市场上,很难找到同时具备以上优势的产品。
即便持续了一年之久的雷潮,已经清退了半数以上的平台,但并不影响最后存活下来的网贷平台良性发展,甚至是寡头垄断。
信批透明的头部平台依然具备一定的可投性。那么,如何判断一个平台,是不是信批透明,是不是头部呢?
第二,着重关注平台的信批、盈利和口碑。
只看背景、盲目投资的时代已经过去很久了,还没反应过来的同志有必要好好反省一下。
判断一个平台的安全性主要有三个,信批、盈利、口碑。
那么,信批怎么看呢?
一个很简单的办法,看一个平台可以提供的借款人信息量,提供的越多越好。
一方面,表明了平台在信批的态度;如果对很多信息都藏着掖着,那对出借人的诚意在哪呢?
另一方面,也可以反应平台的风控水平。如果只提供姓名和性别就能借到钱,那还有什么风控呢?
相对来说,线下大额抵押贷比线上小额信用贷,理应披露的信息要更多。
当然,有条件去查查标,是最好不过的了。
其次,盈利怎么看?
直接看平台近三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是不是保持稳定的增长,还是忽高忽低。
判断一个平台是否可持续发展,就是看能否实现盈利,如果一个平台持续亏损,对于股东来说,还有继续运营的必要吗?持续补充资本金也有到头的时候。
这也是瓶子自始至终很多次提示投友勿入信而富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里面,也需要特别警惕,营收、利润数据忽高忽低的平台,从审慎的角度看,会计不可信、审计不可信,但又需要做到收支平衡、借贷平衡,在会计处理上会有很多小技巧,在“收益前置、风险后置”的网贷行业中,对于逾期借款人的坏账确认方法,将会极大影响到平台的盈利数据。
此外,口碑意味着很多。
一个平台的口碑,本身也是自身实力的一个外在表现。同时,一个好的口碑,可以降低获客成本、资金成本。
对于一个推广过网贷平台的自媒体来说,瓶子算是比较清楚的,头部平台搞活动放羊毛都是比较抠的,而且还断断续续,缺钱了就找我们,不缺钱了就降低渠道价格,甚至临时停掉推广。还有个别平台反其道行之,越是需要抢标的时候,越出来推广放点小羊毛收割注册量、储备用户。
同样是做小微个人贷款业务,只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放贷,其实多数平台的借款成本都差不多,大多在20~36%之间,但是如果在获客成本和资金成本上,有3~5%的差别,那就很致命了。
因此,一个口碑较好的平台,它的流动性风险更低、它的盈利能力更强、更能在行业低谷中熬过寒冬。
在这里,综合以上三个方面,直接点名几个相对较好的平台,陆金服、拍拍贷、桔子理财、宜人贷、小赢理财、微贷网。
在上述名单之外的,也不必太担心,能熬住雷潮一年且不出现流动性问题的平台,多少都有一点能力在的,当然,还是要控制仓位。
第三,网贷投资尽量控制仓位,单平台单账户尽量20万以内,当然超过这个数额还没退出的也用不着太担心。
据《备案试点办法》,单个投资人在网贷投资总量不得超过50万,在单个平台投资不得超过20万。
当然,这是一条很难实施的规定,但也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来自监管层的提示。
怎么查证单个投资人在网贷总体中投资不超过50万呢?只有网贷平台够少的时候,像信托一样只有68家的时候,要联网就不太难,想要知道你在所有平台的投资总量或许也是有可能的。
此外,个别头部平台开始拓展线下金交所业务,将撮合借贷双方的场所从线上P2P平台转移到线下金交所备案,虽然目前地方金交所也处于整顿期,但至少现在还是合规的。由此,个别头部平台会引导一些平台大户投资线下金交所产品。
没做线下金交所产品的平台也在持续加大机构资金的占比,丰富平台资金来源。
anyway,对于个人来说,虽说50万/20万的规定执行度较低,但其监管提示也是有必要参考的,尽量控制网贷持仓的体量,头部虽好,也没必要贪杯。至于还有大量资金在投的人,也不用担心,坐等下车就好,监管提示到监管执行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比如说备案之路,从2016年就喊起了…
第四,中小平台就没必要再去关注了,风险收益极其不对等。
这个时候就没必要再去问待收10亿以下平台能不能投了,你所承担的风险和获得的收益是极其不匹配的。
如果你说去买交易所的垃圾债,原本票面价值100块,因为发债人违约,导致票面价值跌到10块以下,你这个时候去抄底10块以下的债券,然而待发债人解决流动性问题或经营好转,最终偿还债券,你获得的收益超过1000%,有机构和个人专门买进这类垃圾债。
如果你只是为了多3%的收益,去投一些中小平台,你所获得的一点点超额收益只怕是都无法弥补你担惊受怕的精神成本。
写在最后。
低收益不等于低风险,因为市场上有坏人,坏就坏在,不给你高收益、不告诉你高风险、最后出了事就说“雨我无瓜”,比如,招行之于钱端。
但高收益产品绝对风险较高。
多思考里面的逻辑和常识。
--
我是瓶子,
期待和诸君一起成长。
资产配置咨询,添加微信pzidu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