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次,与两位资深老师探讨焦点与生活的联系。1.不要想那么多,不要有那么多的期待,发现另外一个自己。2.很多事情换一个角度看待的时候,发现竟然是有方法解决的。3.不是因为看到希望才去做,而是因为做了才会有希望。4.允许自己歇一歇、消极的想法。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接纳自己。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动动就可以了。5.一个人的真正价值不在于你有多少钱,而在于你的精神领域的价值。6.学习,不在于激进,而需要坚持,很多事情坚持了之后发现总会过去的,即使没有什么改变,至少我在坚持。7.平常心,用感恩的心去对待事情,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感觉也会不同;出自真正的爱,而不是自我霸道。8.间接表扬,学习动力的提升,兴趣、自信、收获知识的喜悦感和成就感。你是怎么想的?每一个人都想让自己变得更好,只是需要相信他。9.把决定全还给孩子。10.家庭的相处方式,从细微之处开始变化,一个人的改变会导致很多个人的改变,要灵活运用肯定、赞美的方法。11.要有感恩之心,很多事情转换思维,可能就不算是个事儿。12.如何锻炼孩子的能力?四个字:放手、相信。放手时要注意把握“度”,适时的的“提溜”一下,感觉跑偏的话拉一下,调整说话的方式:今天是不是累了?累了就歇歇。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看到了自己的努力;感觉孩子懈怠时可以转换表情态度,严肃的提醒很重要;聊学习的时候要聊的具体:目标一一要考的学校一一需要的分数一一现状一一目前差多少一一怎么办?表达家长期待的方式:这件事情你也想做一一你也有能力做(肯定)一一想做的话(鼓励)一一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呢?(相信)。好奇欣赏的态度让孩子感觉到动力所在。
第8次,团体约练,主题:手机、孩子、网络、家长嘉宾:王军、刘双鹤,观察员。1.手机网络成瘾的原因,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在父母的打压之下,会丧失成就感,而在网络环境中,成就感较强,逐渐形成依赖症,形成网瘾。2.迈向网瘾的七个阶段:一不知,幼儿期;二不能,小学阶段;三正常;四过量,不能自控;五成迷,不可控,大脑结构变化,危险;六网瘾,与家长互不搭理,这时家长不要贴上有网瘾的标签,据大数据统计,只有0.99%的人才算有网瘾。七网瘾加暴力行为,出现攻击性,自杀、自残、杀人,当他杀人了之后,以为这个人还能活过来,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混淆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