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说话学生才愿意听》之第二辑常规管理怎么说---跟着何老师学拆书

前几天的内容我已经跟不上了,就从今天的开始记录吧。之前的找时间再补

平时在班级管理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学生常犯的错误,比如迟到、不交作业、打架、骂人、偷东西、学等,遇到这些问题怎么说才有效呢?今天何老师解读的是第二辑的内容《常规管理怎么说》就是围绕学生犯错、逃避劳动、总是迟到、教室里凌乱不堪、损坏教室公物、学生抗拒学校的要求六种班级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展开来讲。

在书中,钟杰老师的观点是孩子犯错要批评,但批评不是责骂、羞辱。关键是解决这个问题,不是解决这个孩子。

钟杰老师提出六步批评法模板:

1.陈述过程(不带评判地陈述)

2.表达感受(这件事带给我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3.表明态度(我的立场是什么样的)

4.提出建议(可以这么做)

5.释放感情(虽然犯错,但以后依然是我喜欢的学生)

6.迅速翻篇(全班同学都不再提及这个话题)

   也就是处理问题时要告诉老师,对事不对人,老师批评的是这件事你做错了,而不是你这个人错了。

何蕊老师说到,沟通的本质是解决问题,关乎的是人的成长。在这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先人后事的思维方式,值得借鉴。

另外,何老师和多次提到非暴力沟通模式,我也试着总结了一下非暴力沟通的常见方式:先不带评价的陈述,然后表达自己的感受。其次要表达自己的需求,最后是希望对方怎么做。

关于打扫卫生这个常规管理问题,钟杰老师是这么做的:

1.先观察(查看班级卫生)

2.自己拿工具开干(主动干,请学生帮忙干)

3.做前后对比描述(描述打扫前后场景)

4.客观表达自己的感受(我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5.诚恳表达自己的需要(表达喜欢看到教室干净整洁)

6.提出合理的请求(根据卫生安排表的要求严格落实)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