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记忆里对花最初的印象是房前屋后的杏花、桃花,奶奶院子里有一颗高过屋顶的杏树,我常常爬上去玩。屋后是一户人家的院子,有桃树、杏树还有香椿树。一阵风,一场花雨,我们迎着风迎接花瓣,也追着风追逐落花,跟奶奶要一根针,穿了长长的线,一瓣一瓣穿过,成一串或粉或白或红的花龙,双手举着,或是单手举高擎着,或是盘在头顶,绕在项间,像得胜的将军,和花和风和快乐。
墙外有高大的梧桐树(泡桐),先开花后生叶,花开淡紫色,一枝枝一串串一树树,远看是紫色的云,捡到落花,管状花冠底部像个漏斗,除去花萼,漏斗底部能吸出花蜜,就着春风,甜丝丝的。
园子里高高的榆树是很惹人爱的,榆钱儿一簇簇密密实实,是新鲜的浅绿色,圆形的翅果,捋一把,尝一口,带着甜味儿,采一篮子带回家,摘好洗净,奶奶把它下在豆面锅里,或者放点玉米面、豆面、面粉等上屉蒸熟,都很好吃。我最喜欢的还是榆叶儿豆面汤,带一点粘滑,老的叶子很有嚼头,很香。我怀孕的时候害喜,一心想喝榆钱豆面汤,那时候榆树多已落叶,回老家,五婶和母亲在村东头小水库向阳处,寻了一棵榆树,因为被虫儿早早的吃光了叶子,又发出了新叶,在高高的树梢,高梯子长钩子给我整了一锅,总算解了馋。
比较起来,槐花的香最为浓烈。即使没有风也能闻到,每年槐花盛开的时候,常常有养蜂人来放蜂,一般住在村外。蜜蜂嗡嗡嗡嗡,槐树下都听得到。爬上树小心槐树刺,还要小心蜜蜂,也曾被刺伤,还有一次被蜜蜂蛰到,那是真的痛。粗心的我有一次吃了一簇槐花,不小心把一直采蜜的蜜蜂一起放进嘴里,幸亏妹妹看到,吐出口来,蜜蜂竟没有耽误飞翔。
槐花可以蒸糕吃,或者加上米面蒸菜窝头,最好吃的做法,油煎。
写到这里,我自己都很奇怪,花的记忆,大部分跟吃有关。
学校里给我们忆苦思甜教育,大队里给做的榆叶儿窝窝头,主厨的大爷不太忍心让孩子们吃苦,豆面加多了,我们平时也很少吃,大孩子分到一个,我才分到半个,结果都吃的很香,没有吃够。我回来跟母亲讨要,也要做这样的窝头,奶奶一个劲摇头:忆苦思甜,吃的这么好,上哪儿忆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