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师交流轮岗日益普遍化的今天,我也很荣幸地成为一名轮岗教师,新的学校离我家不太远,骑电动车也不过15分钟,更为幸运的是还有阿萌的顺风车可以搭,所以朋友们都说我是有福之人。
乡村的学校和县城的真不一样,雨后的空气异常清新,校园面积不大但很干净,小小的翠绿色海棠果泛着微微的红色,让人不由得猜出它甜中带酸的味道。没有学生的时候,校园周围一片寂静,偶尔会听到围墙外柏油路上汽车驶过的声音。
正当我陶醉于乡下的清新空气中时,手机上接连收到几条原来的学生家长发来的微信,大致意思都差不多:孩子想老师,问问什么时候能回去。真是凑巧,这几个孩子是我班里数得着的捣蛋鬼,也许正是因为他们的调皮,我才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他们身上,久而久之,师生感情就更深了。
小叶子爷爷说,第一天中午放学的时候孩子低着头走出来,一路嘀咕着为什么王老师不教我们了,上了车还抹眼泪。这个倔强起来十头牛都拉不回来的小男孩,在我教过的两年里只哭过一次,那是因为怕我把他闯祸的事告诉他爸爸,后来我曾以“不告诉爸爸”为条件换取了他很长时间的安稳。也曾劈头盖脸批评得他满脸通红,转身时他还是不忘郑重地说一句“老师再见”……果然,孩子就是一张白纸,单纯透明。这个孩子在我这里,挨过的批评比受过的表扬多得多,真没想到第一个说想我的竟然是他。
小光说老师比妈妈更有耐心,对他更温柔,所以更像妈妈。这段话似曾相识,对了,是我教过的另一个小男孩说的,那孩子现在该读高中了吧,那也是一个小调皮,惹得妈妈每天“河东狮吼”,这两个男孩大概有着相似的境遇,当在妈妈那里挨了批时,可以在老师这里找点安慰。因为老师总会先站在他的角度列举妈妈的错,然后才带他去寻找自己的错,这种方式他们还是比较愿意接受的。“老师我都两个多月没见到您了,很想您……”小光妈妈特意把孩子写的一段话发给了我,他说,他回答不出问题时老师脸上是有笑容的,这笑容鼓励他努力学习,争取早日解开谜团。于永正老师说过:脸上有笑,学生就有亲切感,而无惧怕感。于老师之所以成为众多学生喜欢的老师,和微笑密不可分。我个人觉得课堂上学生回答不出问题的原因可能是不理解,可能是不会表达,也可能是过于紧张,不管属于哪种情况,老师微笑的鼓励和引导都会让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简单粗暴的方式可能会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让孩子一生畏惧学习,不敢尝试。捣蛋鬼小光其实没什么胆子,紧张起来时坐下来双腿还不停地打颤。不过两年后的今天,他早已经没有了那个毛病。“老师您什么时候能回来啊?”我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我新接的一年级,早上7点到晚上6点半这段时间去不成,等我下班回来,孩子们都该放学了吧,那就暂且让这距离产生的美再坚持一段时间吧!
“您是我最喜欢的老师”小欣说,“因为您总是管我,别的老师可能都懒得搭理我了!”孩子的要求仅仅是管他而已,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满足他呢?为什么有的孩子喜欢在课堂上各种出丑?不过是想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罢了。美国教育家托德·威特克尔说:“不强求你喜欢每个学生,但要做出喜欢他的样子。”在我看来,这个“喜欢”的前提是不放弃地引导,也就是小欣说的“管”。跟同事聊天的时候曾经提到,那些我们费尽力气批评、惩罚的孩子,往往会在多年后突然跑到你跟前大喊“老师好”,因为他们记得当年老师不懈地管,其实是不抛弃不放弃,而这种情分是师生情里面最有分量的。
宣萱是唯一一个打语音电话过来的人,“老师,您又教一年级啦?有没有小朋友找您帮忙系鞋带啊?”“有!不过我还记不住她的名字。她可不像两年前的你,系好鞋带就报名字!”也就是从两年前帮她系鞋带的那一刻起,我才开始注意这个性格外向的小眼睛女孩。她确实不乖,每次上课都不知道提前准备好本子,拿起书包一找就是半节课,好不容易找到铅笔盒,却发现铅笔没削好,我拿起一支铅笔递给她,她又说作业本用完了……她的小毛病还真不少,这应该跟她的家庭环境有着一定的关系。爸爸妈妈上班比较忙,五岁起她中午就自己在小饭桌吃饭,常跟那些大孩子在一起,她像个小大人,专拣人家爱听的话说,做人家喜欢的样子。为了逃脱成绩不好的惩罚,她曾跟父母撒过谎……这个曾让我无数次感到头疼的小女孩,今天对我说想我了,我顿时倍感欣慰,看来我讲桌上的临时文具盒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和她父母的谈话也让她的安全感增强了,最重要的,我相信这是她的真心话。对于孩子而言,没有什么比拥有单纯快乐的童年更幸福的事了。
教师节那天,收到来自四面八方的祝福,新学生,老学生,听话的,捣蛋的都有。细算一下,我已经在三尺讲台上站了五千八百多天,日子如白驹过隙,指缝间并没留下任何痕迹,心中却收获了满满的幸福,这是三百六十行中教师这一行业独有的。还是那句话:你们远走高飞,我原路返回。在教育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学习的同时,我们何尝不是在教自己学会放手。相信孩子们的适应能力,不出一个月,肯定又和新的老师打成一片,那时,他们的人生旅途中定会收获更美的风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