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始至终,我对书法都怀揣着一份痴迷眷恋。每当提起笔,便情不自禁地要在纸上写上几笔,即便字迹稚嫩得如同孩童的随意涂鸦,可那份沉浸于书写之中的欢愉,恰似春日的清泉,悠悠漫过心田,带来无尽的惬意。
那日午后,困意恹恹,正欲昏昏睡去之时,手机突然一阵震动。一条陌生消息映入眼帘,具体内容如今已然淡忘,唯独记得对方在谈及书法时,字里行间所流淌出的那份赤诚。他说:“你的书写很端正,不过书写要注重阴阳配合。”书法竟也有阴阳之说?刹那间,心中满是欢喜,直觉告诉我,许是遇到同道中人了。
几番畅聊之后,他发来了一个地址:“墨轩斋”。单是听闻这斋名,心便已沉醉了几分。待到真正站在店门前,只见“墨轩斋”三个大字,宛如苍松傲立于皑皑白雪之中,笔力雄浑厚重,仿佛能透过字迹,我仿佛看到老师挥毫泼墨时,胸中那万千丘壑。门内悠悠飘出的墨香,更是让我觉得,这一方小小的天地,自成一个静谧而深邃的宇宙。
老师眉目温润,气质如玉。他见我远远挥手,也热情地予以回应。随后,老师引领我来到门口的一幅书法作品前,开始为我讲解书法中的“阴阳”之道。聆听着老师的讲解,我心中豁然开朗,原来书法中的每一个笔画,皆是书者的精心布局、有意而为。老师指着同一个“之”字,向我介绍道,在同一幅作品之中,应尽量展现出汉字的不同形态。刹那间,我恍然领悟,“一阴一阳之谓道”,原来在这小小的笔尖之上,亦可参悟天地乾坤的奥秘。
沉浸在老师耐心细致的讲解中,时间竟在不知不觉间悄然流逝。陆陆续续地,便有孩子们前来上课了。
踏上归途,天空飘起了细雨,然而我的心中却满是温暖。在这个浮躁喧嚣的时代,竟有一位素未谋面的陌生人,愿意毫无保留地将半生的心得倾囊相授,不图任何回报,只盼书法这门艺术能够薪火相传。老师恰似一盏在暗夜中闪耀的明灯,照亮了我们这些书法爱好者前行的道路。
感恩这场不期而至的墨香之缘,它让我明白:真正的热爱,无关乎水平的高低;珍贵的师承,从来不在于身份的贵贱。唯愿以我毕生的心力,让下一代守护这笔尖之上的华夏魂魄,让书法艺术的光芒,永远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