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塔取向的艺术疗法是从两种不同的研究领域逐渐发展起来的,一个是格式塔心理学,另一个是格式塔心理治疗。
格式塔心理学治疗技术有一些基本的假设,其中最基本的假设是每个个体都能有效处理个人生活中的存在的问题。治疗师的任务是帮助来访者找到那些阻碍了他们体验当下感受的障碍,从而全面体验即时即景的存在。整个的治疗过程中治疗师基本不做任何解释,只是鼓励来访者本人尽可能独立完成探索的每一步程序,尽可能多地自己去发现意义,得出最直接的结论,自我实施治疗。
格式塔艺术疗法不鼓励创作过程中的“移情”,因为“移情”是将关注点从“当下”引入了“过去”,不能在人际关系中得到有益于治疗的线索。
格式塔技术尤为强调,自我实现、自我责任和自我真实性的发展,这些原则都可以在绘画工作坊的良好氛围中得到印证。格式塔疗法强调“即时即景”的意识,也强调身、心、灵的协调与整合,任意一次动手的创造性活动都将卷入“身-心-灵”过程。是“丢开你的大脑思考回到你的感觉中”的过程。是注重经验,并借助经验的疗法。
格式塔治疗专家都认为,来访者的生活之所以遭到毁坏而变得支离破碎,是因为他们与内在的生活失去了应有的联系,而生成一系列“未完成事件”。
“未完成事件”在格式塔疗法的理论看来,都是一些阻碍当下心理生活的无用的“情绪碎片”运用颜色和形状修补将这些碎片视觉化,在画面上完成那些“未了的心愿”的确是迅速有效的方法。
来访者最经常经历的就是在“我认为我应该做”与“我想做”之间被撕裂,处于这样的撕裂中,就会在两个极端,如爱与恨、内在与外在、现实与理想中间痛苦的徘徊挣扎。
透过绘画的创作过程,寻找这种相关经验,再通过格式塔经验性的亲身体验与演练,来访者可以注视当下意识,透过当下提取过去经验,将问题言语化和具体化、询问目前可以做什么,之后就可以弥补这些差距,以便制定出改善计划。
珍妮.雷音以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和格式塔疗法为基础提出绘画艺术治疗技术。雷音曾使用过的绘画艺术治疗技术之一是要求来访者完成八种系列情绪经验的抽象画。
“在治疗过程中面对具体的作品,我们不去探讨其结构人物与惊险关系,动力,运动联系和借鉴轮廓的统一和绘画风格等绘画艺术的审美问题,而是去理解和意识这些现象真正的含义。”
他认为,这个绘画系列是画着个人的心理的完形,每幅画是系列的一个部分,整个绘画作品系列都是一个心理“完形”,每幅画在“完形”中的关系就是心理机制的反应。完成绘画后,将所有的作品都呈现出来,以便统一观察思考课和讨论。
将所有的作品陈列出来,统一观看的目的,是要找出所有绘画作品中存在着的统一的绘画模式,再将这个模式与现实生活中的行为模式作比较,从而推动来访者的成长与人格的整合。
治疗师不必探讨“完形”、“图形-背景关系”、“心理动力”等等诸如此类的术语。相反,治疗师要讨论的是为什么会出现那些现象,如何理解这些现象这些现象与个人的关系。
治疗时,不可以仅仅凭藉那些表现性的视觉图像就去推论他们所代表的具体的思想内涵和行为意义,但是可以从绘画的结构和造型特征中启发来访者从中得到深层的领悟。
绘画艺术的形式特征与心理结构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但治疗师只是以这一理念为理论基础展开治疗,而不是去和来访者探讨那种对应关系的理论。
由于治疗过程中不督促不解释,所以来访者可以充分体验当下的感觉,并与治疗是探索绘画作品的各种心理维度。
由于所有的创作意向纯粹是个体性的,所以来访者可以发现,艺术形式与个人生活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整个治疗中,咨询师与来访者共同卷入了一场高水平的认知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