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网中27苋华坚持分享第17天2021.2.16(精读《尊重与希望》12)
当事人能否充分地投入某次咨询,首先要看咨询的设置是否足够安全 ,使咨询师取得当事人的充分信任;其次是其在咨询过程中能否提升自己的掌控感,提升自己的能量。
在传统的咨询中,给当事人安全感的保证来自心理咨询保密原则,但能否真正保密,取决于咨询师的伦理道德与当事人对咨询师的信任程度,这种由信任带来的安全感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建立的。
SFBT就当事人想要达成的目标,了解基本的背景情况,但不详细探究负向故事与过去的历史,也不一定要当事人深入揭露重要议题的细节,这就创造了一种安全的氛围;同时,S F B T聚焦于探讨愿景目标优势的方向,这些正面素材的讨论,更是远离了对问题或历史细节的描述,而让当事人不容易陷入窘态,反而容易跟咨询师合作,并投入晤谈之中。
从某个意义上来说,这是把保密的主动权交给了当事人:未来建构解决之道,在晤谈中需要以及想要跟咨询师谈论哪些内容,而起决定的主动权创造了更深层的保密脉络,也使当事人更愿意主动参与晤谈历程,使咨询师较不容易遭遇当事人所谓抗拒行为。
关于在咨询中自我掌控感的获取。传统的心理咨询是力图通过晤谈过程中对当事人问题产生原因的探究,对自我成长历程的回顾,咨询室中人际关系的觉查与比对,从而产生顿悟而实现。这个过程漫长且艰辛,改变的达成非常困难。难
SFBT强调,咨询师在晤谈中参与着当事人所关注的事情与重视的经验来和当事人合作,同时,咨询师也需要协助当事人学习怎么样自己帮助自己。
在这个过程中,咨询师与当事人一起工作,而不是“对他”或者是“为他”工作,这时候咨询师和当事人的姿态是平等的,不是位于权威或过度照顾的。因此,在晤谈中咨询师呈现与当事人彼此平等的姿态,是咨询室重要的努力方向,而咨询师需要向当事人“学习、求教”如何协助他,更是持续存在的态度。
SFBT这样全然尊重当事人愿意吐露程度与速度的态度,以及平等邀请当事人一同合作的姿态,正是影响共同理解基础的咨询关系能否建立的关键因素。
“所谓最佳的治疗主题,其决定权与控制权因来自当事人,而当事人在晤谈历程中如此全员参与,亦即代表着真正赋能的所在。”
#见贤思齐,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