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营牛人33:李能——不老的文艺青年

  李能是个文艺青年,一个不老的文艺老青年。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与“90后”相比,已知天命的李能已经不算年轻了,但他对文学的那份热爱与执著,委实让我钦佩不已。

  称李能,其实有些不敬。现实生活中,我一直叫他李哥。

  当然,在边城漠河那一年,也就是他给我当股长那几个月段时间,打死我也不也叫他李哥。领导就是领导,部属哪敢犯上?

  从他不再当我的直接领导那天起,我就叫他李哥,一直叫到现在。

  李哥是河南人,身上凝聚了中原文明的精髓,活泼而儒雅,热情而大方,一直是我心目中河南人的杰出代表。

  包括李哥的爱人我的嫂子,大兴安岭加格达奇人,绝对的温柔漂亮。还有他那个叫李唱的宝贝儿子,同样聪明伶俐,三年前研究生毕业,目前在国内顶尖互联网创作与交流平台公司工作。

  初识李哥,始于1999年春天,始于我从洛古河边防五连调入驻漠河边防某团政治处宣传股工作。

  那时,我还扛着醒目的红色军校学员肩章,有些意气风发,也有些不知天高地厚,风风火火地从边防连坐小客车赶到漠河县城,冒冒失失地推开宣传股股长的办公室。

  那是一个晴朗的上午,边城的阳光明媚而通透。

  我推门而进的时候,一缕阳光正好照在一个年轻帅气的上尉身上,连同他的笑容,定格成一幅人物速写,久久地珍藏在我的记忆深处。

  这个人,就是宣传股长,我至今一直敬重着的李能李大哥。

  我到宣传股报到时,李哥其实也刚刚到任。之前,他在驻北极村边防四连任政治指导员,干得很冲,是黑龙江省军区的指导员标兵,还是沈阳军区树立的典型,荣立过二等功,十分了得。

  报到那天,热情握手和简单寒暄之后,李哥开始给我分配工作任务,让我专职搞新闻报道。

  当时我有些发蒙,连称自己恐怕不行。

  李哥依然笑得很灿烂:“听说你上高中就开始发表文章了,你肯定行。何况还有我呢,有什么线索,我俩一起商量。对了,平时我也写点儿东西,文学方面的居多,咱俩可以多交流。”

  就这样,在李哥的鼓励和引导下,我开始了非常陌生的新闻报道工作,并逐渐入行入道,偶尔在军内外大小报纸上抛头露面。

  李哥给我当股长并没有多久,大概只有两个多月。因为能说会道还能写,他平职调任更为重要的组织股股长。

  尽管不再当我直接领导了,李哥依然关注着我的本职工作,不时和我聊聊天新闻线索。偶尔我有稿件见诸报端,李哥会及时给予鼓励。

  2000年4月2日,当我和邻家女孩结束7年的爱情长跑在边城漠河结婚时,李哥自告奋勇,成为我们结婚典礼的现场司仪。

  说句实话啊,首次当婚礼司仪的李哥有些手忙脚乱,连互赠礼物这样重要的环节也差点遗忘,最后在我的提示下相关仪式才顺利继续下去。

  新婚后第三天,我调离边城漠河,前往樟子松的故乡加格达奇,成为大兴安岭军分区政治部宣传科的一名正排职干事。

  一年后,李哥调入军分区政治部组织科当干事,和我成了同事。

  虽然不在一个科室工作,但当过我股长的李哥依然时刻关注着我的成长进步,时不时的给我出出主意。

  那时,除了写内部材料是一把好手,李哥的小说、散文经常见诸报纸副刊或是文学专刊,是大兴安岭地区很有名气的军旅作家。

  李哥知道我喜欢文学,经常鼓励我也写写文学方面的文章,多次提醒我不要陷在新闻报道和内部材料里出不来。

  那时,我们宣传科人手少任务重,我忙着应付没完没了各种内部材料,还要抽空写一些新闻稿件,根本没有精力搞文学创作。

  这种忙碌的工作状态,一直持续到2002年3月调离加格达奇。

  由于我的突然调离,无论是写内部材料还是搞新闻报道,宣传科一时青黄不接。

  因为当过宣传股长和组织股长,因为热爱文学和精于内部材料,李哥被调到宣传科接替我的工作。一年后,李哥被提拔为宣传科长。再后来,他提升为大兴安岭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最后在漠河县人武部政委岗位上光荣退役。

  调入黑龙江省军区机关工作那6年,我依然没有精力搞文学创作。期间,我和李哥仍会不时通个电话,依然提醒我别放弃文学创作。

  每每此时,我都会重复同一个理由:太忙了,没有空闲时间。

  当然,这只是借口。实际上,搞文学创作和搞对象差不多,只要是真心喜欢,再忙也会挤出时间来。

  最真实的原因,不是我被没完没了的内部材料搞得精疲力竭,而是自己变得懒惰了,不愿再为那个虚无飘缈的文学梦付出更多努力。

  这种懒惰,一直持续到我调到沈阳军区机关之后。

  事实上,从我调离加格达奇开始,每每和李哥通电话,他总会提醒我别把笔头荒废了,有时间写点自己的文字,写点文学方面的东西。

  期间,李哥不时有文学作品发表,还公开出版了2本集子。

  在李哥的不断提醒和率先垂范下,2009年秋天,我重拾荒废已久的笔头,开始写一些工作之外的文字。

  当我把自己的文字发到全军政工网军旅文学频道,李哥第一时间打来电话,说你写得很有感觉,就像某些人天生就有乐感一样,你对文字的驾驭能力很强。

  我心里清楚,李哥不过是在鼓励我罢了。

  与李哥那些精美的文字相比,我的那些涂鸦之作,根本不值一提。

  李哥这个不老的文艺青年,不仅自己坚持创作,还一直鼓励我不要放弃文学梦想,告诉我坚持写下去,必定有收获。

  李哥,我记住了这句话。

  李哥,你在路上,我在身后。

  渝夫2012年4月1日草于辽宁沈阳,2023年6月12日完善于天津河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