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照照行
推荐编辑:缕缕芳香
推荐理由:非暴力沟通意味着让爱融入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做到心中有爱。读了本文,心灵如同吸收了营养,帮助我们重视每个人的需要和感受。
人人都渴望爱,渴望被爱包围的感觉,如何才能让爱融入生活呢?
先来欣赏一首小诗:
你取之于我,
是我得到的最好的礼物,
当你知道我因施于你而快乐。
你明白,我的给予不是让你欠我的人情,
而是因为我想活出对你的爱。
欣然的接受,
或许是最佳的赏赐。
我无法将二者分开。
当你施于我,
我给你我的接纳。
当你取之于我,
我感激你的赐予。
——鲁思·贝本梅尔《获赠》
这是卢森堡博士在《非暴力沟通》中引用的一首诗。非常喜欢这首诗,它道出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谛:乐于互助,施与爱,让爱融入我们的生活。
生活中短短的一句话,小小的一个举动,都可能成为一种爱的语言,也可能成为一种暴力的伤害,学会爱,才能把爱融入生活。
理解和尊重,爱的前提
朋友的孩子小升初时同时被一所外语学校和一所区重点学校的尖子班录取。
因为父母比较忙,孩子的奶奶是特级教师,所以孩子从小就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学业也是奶奶一直辅导着,从小奶奶就立志把孙女教成学霸,在奶奶的严格培养下,小学阶段成绩一直不错。
面临选择,孩子自己想去上外语学校,因为她非常喜欢英语,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但是全家人都建议去上重点学校的尖子班,因为这个学校的非常难考,只要考上了,基本就相当于一只脚已经迈进了重点高中的大门。
后来她自己投的小小的一票没能战胜全家人的意志和决定,她被送进了尖子班。
接下来的日子,一切都变了,本来阳光灿烂的女孩子,进入尖子班后变成垫底的差生,奶奶无论如何也不能容忍,开始对孙女抱怨、责骂、甚至上升到了辱骂。
后来孩子因为压力太大,出现各种各样不可思议的事情:不想去学校,提起去学校就哭,只要坐到教室里就肚子疼,家人带着各种看心理医生,最终还是又转到一所普通中学。后来,在普通中学发展的还比较好,最终考上了省示范类高中。
爱孩子最大的前提就是理解和尊重,学习的主人是孩子,环境也是孩子要去适应的,尊重她的选择就是全力的支持他。尊重和理解是最高级的爱。
认真倾听,传达爱的方式
与闺蜜约好去参加一个课程。
中间休息时,闺蜜不停地回着微信,然后告诉我说:“昨天晚上跟萌萌妈调解夫妻关系了,萌萌妈把她和她老公如何认识,到后来结婚有了孩子,再到后来丈夫创业失败,到现在欠一大笔外债。
两人整天吵架,现在要和她离婚,前前后后的过程,一五一十的给我倾诉。
一下子聊到了晚上一点多。看,经过昨天晚上的倾诉,今天俩人又和好了,不再说离婚了。现在来给我报喜了。”
卡尔罗杰斯说:“如果有人倾听你,不对你评头论足,不替你担惊受怕,也不想改变你,这多美好啊……
每当我得到别人的倾听和理解,我就可以用新的眼光看世界,并继续前行……
这真神奇啊,一旦有人倾听,看起来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有了解决办法,千头万绪的思路也会变得清晰起来。”
人在心情不好时,就会想找个人倾诉,这时候,只要有人静静听着,什么都不做,就是对倾诉者最大的关爱。而倾诉者说出来后,心情就好了。
做一个认真的倾听者,让爱涌现。
非暴力沟通,让爱成为一种习惯
在沟通中,不带批判地评论,描述事实,表达感受,用非暴力沟通的方法,重塑我们对冲突的积极思维方式,打开爱和理解,增进人与人之间的联接,使人们乐于互助。
平时,用爱的语言取代指责、嘲讽、否定、说教、随意评价等暴力语言,觉察自己的言行,让爱成为一种习惯。
带孩子一起出门去郊游,老婆化化妆,正准备走呢。
“哎呀,忘记拿湿巾啦。”
“等会儿,我的这双鞋走远路不舒服,让我换双鞋。”
老公对老婆吼道:“你的事真多,你要是再磨磨唧唧,我就不去啦!”
老婆道:“威胁谁呢,你不去拉倒,离了你,我们还去不了啦!”
于是一场愉快的郊游活动在争吵中带着痛苦。
为什么不尝试用爱的语言沟通呢?
老公:“我发现你进去拿了两次东西,我们比预计的时间要晚了,这样的等待让我有些焦虑,我不希望以后出门还有这样的等待。”
老婆满怀歉意地说:“亲爱的,让你们久等了,以后我尽量在出门前收拾好要带的东西。”大家继续开启愉快地旅行。
卢森堡博士给我们指出了非暴力沟通的四步。
第一步:观察。在说行为的时候,要说观察到的事实,而不是发表评论,就像上面例子中的,“我看见你进去拿了两次东西。”
第二步:体会和表达感受。说出自己对于这件事的感受,表达出来,学习表达感受的词汇。比如:兴奋、喜悦、幸福、满足、舒服、放松、害怕、焦虑、担心、绝望、难过、悲伤等等。
清楚地表达感受,会使沟通更为顺畅,有助于解决冲突。
第三步:感受的根源来自于需求,找到对方的需求。
第四步:请求帮助。说出自己想要什么,想让对方怎么做,越具体越好。而不是不要怎么怎么样。
比如:不要对老公说:“我觉得你现在不爱我了。”
应该换成:“我希望你以后每周有三天能够在家里陪我和孩子共进晚餐,享受陪伴的乐趣;每两周陪我逛次街或看一次电影。”这样沟通就会更有效。
学习非暴力沟通,让爱成为一种习惯。
用心陪伴,不容忽视的爱
公公婆婆住在温县老家,让他们跟我们住在一起,他们觉得不习惯,还是觉得在老家舒服,街房邻居也都熟悉。
最近这一两年,年龄大了,我明显感觉到:虽然我们时常给他们打电话,但是还是能感觉出来婆婆给我们打电话的次数多了,大多都是没什么事,只是为了和儿子、孙子、媳妇聊聊天。
老人都希望儿女能在身边陪伴他们,即使不能长期陪伴在身边,也要经常回去看看老人,陪他们说说话。
越是上了年纪,越是害怕孤单。多陪伴,用心陪伴,千万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
做儿女的,一定要常回家看看,而不是在每个节日时,通过电商快递些礼物,他们缺少的是心灵的沟通,用心地陪伴。
爱是一种能力,爱是一种修炼,爱是一种享受!让我们期待生活充满爱,我们用爱去拥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