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认识小数,像0.6,0.384,12.0,54.07……叫小数。小数的组成,分三部分,及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缺一都不是小数。
认识小数数位顺序,小数点前面是整数,整数的数位顺序从右到左(从低位到高位)是个位、十位丶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丶亿位……小数点后面(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百分位丶千分位、万分位丶十万分位丶百万分位……
让学生点上小数点,边说边写,边写边说。集体学习就是互相监督,这种群体性学习力强,记忆快而牢固。
任意写一个一位小数,如0.3,13.5,4253.1或9.0都叫一位小数。
边写边读,回头再问:“噢,这么简单,这都是一位小数。是怎么总结出来的?”是不是这样想的,一)首先看它有没有小数点。(这是判断是不是小数的标志。)二)再看它是不是只有十分位?是一个数,就是一位小数,不是一个数,就不是一位小数。
表述斩钉截铁,干脆利落。再加上目光的逼迫和抚慰,以及自身的积极因素。理解和记忆双管齐下,很快融汇惯通。
趁热打铁,来自定义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四位小数……
话锋一转,既然你认识了这么多小数。能不能比较小数的大小呢?
能!(这是信心,不一定就会。)还是从理解上逐一认识。
下面从数形认识法入手,让我们建设知识框架。画一个小正方形,平均分成十分,涂一分,旁边写一个数,老师慢腾腾的画,慢悠悠的涂,观察他们会写多少呢?(师生同步)个别肯定写不上,要诱导,写出0.1时,再追问0.2怎么涂。涂好之后,老师涂个0.3,让他们说出来。
为了不使学生呆板。老师要把正方形换成圆、长方形,一直变到线段为至。
同理,0.01,0.03,0.08,0.25,0.81……以及3.03中3分别表示什么?要一一交代和比划。
另一个,人民币的用法,也是引入小数认识的最好方式方法。比如,1元,用小数表示1.0元,说明这种计数法是计算人民币以角为底线。1元,用小数表示1.00元,是以分为底线的。当然1元就是以元为单位的,不拿角、分当会事。理解透这些,我们让他们再说3元4角8分用小数表示是多少,以35.7元是( )元( )角( )分。
哈哈,学习数学就是生活常识。
教育小学生,就是要弄好大人和孩子的关系。说透了,就是成人和他们小小心灵沟通,沟通,再沟通!
小学生和体育老师的亲近,足以说明,陪出来的感情,伴出来的亲近。在错纵复杂的关系中,自然而然就有了学习,学习是愉快的,有趣味的。从来把自己的孩子抱一抱,亲一亲,他们哪里知道冷暖?哪里才会动脑呢?
小学数学就是体验式学习,要亲自动手、动脑丶动口!躲、藏、寻、打丶抓、拉……游戏里全是学习数学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