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现在为止,我住过九个房子(包括宿舍、出租屋、自建房、买的或租的商品房),经常在梦里出现的,只有老家的那栋老房子。
老房子是爸爸妈妈辛苦攒钱,自己动手盖的第一栋水泥楼房,面积不大,一共四层,每层大概20平米,比现在市面上中小面积商品房的客厅还小一点。
一楼是厨房和餐厅,在楼梯底下,利用承重墙和一块隔板,隔了一间小小的洗漱间。
二楼是爸妈的卧室,也是全家的客厅,因为房间放了一台黑白电视。后来孩子长大了,二楼添了一张床,用一张帘子隔开,是二姐的地盘。
三楼是大姐的房间。放着两张床,老式的雕花大床是大姐睡,还有一张小单人床,是我撒泼打滚得来的自己的空间。三楼还有一个小阳台,是我最喜欢的地方,养了很多喜欢的小鱼小虾还有一些花花草草。
大家都不喜欢住在三楼,用大姐的话说“冬冷夏热”。但是大姐还是一直住在三楼,拥有自己的空间比酷暑严寒更重要。
四楼就是天台,爸妈在天台用红砖砌了一块土地,之前用来种一些青菜,后来爸妈不用了,变成小孩子们的实验田,我们在那里种了很多小植物,玉米、绿豆、苦瓜、草莓、黄豆、黄皮树、番茄、菊花、兰花、霸王花、豌豆……很多已经记不清了。
这栋老房子是我六岁的时候盖的,直到我出来工作,重新盖了另外一栋大楼,我们全家才搬了出去。一共承载了我们一家五口18年的回忆。
刚搬进去的时候的喜悦,现在我只记得一个片段。
在起楼之前,妈妈兴奋地问我,你想要什么样子的新家啊?
当时年纪小,也没有什么具体的想法。因为现在住的是平房,就想有个台阶应该不错,也可能贪玩,想在台阶上跳格子。
幼小的我很认真的回答:“我想要有一个台阶的房子。”
逗得妈妈哈哈笑:“没问题,到时我们盖一个楼梯房。”
中间怎么盖的,谁盖的,材料工人什么我都没有记忆。
盖好后,我很满意,因为一楼门口真的有两个台阶!当时我高兴的在台阶上跳起来。
后来我们每天蹲在门口台阶上刷牙,坐在台阶上跟邻居聊天乘凉。放学回到家,骑着自行车,一到家,脚踩在那个突出的台阶上,就特别开心,到家啦!
老房子的大门是铁门,上面有一些镂空图案设计,妈妈剪了一块布,串上细铁线,就成了窗帘。铁门时间长了容易生锈,每年妈妈都会买来油漆重新刷一遍。在地板上垫张报纸,戴上手套,自己开始刷门。有些油漆刷不均匀,会凹凸不平。在门的下半部分,就多出来一个小洞,只有绿豆大小,我们怀疑就是刷油漆的时候没封好遗留的。小时候的我们总是从那个小洞往外观望,比如有乞丐过来对面邻居家乞讨,我们害怕又好奇,就会挤在那个小洞,拼命往外看。
大门镂空图案的右下角有一个比较大的洞,家里养过很多次小猫,每一次养的猫都默契地从这个小洞回家,从来不需要给小猫留门。
老房子的每一块砖、每一面墙都充满着我们的生活气息,每块砖都能写出一个故事来,这是我们回忆,更是我们对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