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 读《用生命的母语做教育》
开启2021互加“”勇气读书”之旅,选择这本《用生命的母语做教育》作为第一本,是因为杜威、陶行知,两位教育思想家,尽管是从东西方不同的角度出发,但碰撞出的火花,让我们看到了,对教育最核心的价值的理解。
带着一份好奇,渴望,探索,踏上读书之旅,也是一次挑战自己坚持力,学习力的旅程,找寻并使用孩子的生命母语,去启迪智慧,探索真知 。
“什么是生命的母语?”这是我翻开书的那一刻,始终出现在脑海里的困惑。带着问题,开始阅读。
当我们再次回过头来看陶行知先生提到的”生活力”,不免会自问:这些能力,现在的我们做到了吗?其中的许多种,也许我们从未听说过:“用风水车,制造抽气简,用空气压力钻钢,用太阳光烧饭。。。”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正是在场景化中将知识与技能再现出来,这就是生活的元素,也是生活的母语。
每一个孩子正是带着不同的生长需求和价格诉求,师生间共生共长的教学,才能让知识落地。面对现实的教育生态结构:乏味的,分数评价的,催生的成长环境,走进书中,去不断求索,感悟和践行!
如何去做一个具有“生活力”的人。这一点,让我想到了当今新教育的发起人朱永新教授的一句话:“幸福比成功更重要,成人比成才更关键。”
陶行知先生主张的“每日四问”,就是从问健康,问学问,问工作,问道德这些生活细节从入手,更加关注“人”的成长。 回归课堂,可能我们再用分类的眼光看待孩子,似乎不应该了吧。更不必说存在什么“学困生”,学习的过程,就是最终我们要去下功夫的,总有跑得快慢之分,接纳,才是顺其发展的选择。
读书,让我打开了自己许多,放远了目光,也可以去面对,那些曾经自己不理解的问题,更放下了固执的想法。读教育名家的书籍,如同和这些人一起同行,开启了心灵回归之旅。
原本以为三~五天,读完一本书,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可当翻开书,开始阅读时,才发现:要想真正领悟书中的道理,浏览是不可取的。甚至,读一遍也是不够的。
今天,读到了杜威的“新三中心论”,即:儿童中心论,活动中心论和经验中心论。尤其是对“儿童中心论”一说,颇有一些感触。
有些人,经常会把“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当成“就是从小抓起,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实际上,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个阶段都会展现出许多新的特质和现象,而我们唯一可以把握的,就是“现在”。
因此,与其担心孩子的未来,拼命增加学习负担,不如让他们去做些轻松的,兴趣性强的内容选择,这才是杜威在书中所倡导的,那是一份,给孩子们推开知识大门的力量。
今天在阅读过程中,印最深的一个词是“学习力”,而另一个词,则是“生活力”。这两个侧面,就如同硬币的两个面,其实,并不矛盾。
対于学习力,陶行知的说法,可能更接地气,也很通透:用虚心的学习态度,尤其重要的,是对教师的态度,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亲其师,信其道”。
杜威针对学习力,更主张的是“反省性的思维”,大改呈现四个表征:预见性,符号性,穿透性和延伸性。
尽管异曲,但却同工,也让我更深刻的领会到了:
一流的教师,是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二流的教师,是让学生学会思维;
三流的教师,是让学生关注学习方法。
做哪一种教师,是我读书之后值得去思考和不断践行的。
走进书中,仿佛与两位教育在对话,那些值得细细去琢磨的话语,实在是太多了。
”我们必须有从自己经验里发生出来的知识做根,然后别人的相类经验才能接得上去。”这是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的一句话。的确,
生活里确实有无尽的,儿童学习的一切资源。比如,通过街道旁的牌匾,认识汉字,既生动又记忆深刻。这些最自然的学习场所,是生活赋予我们的。
“凡事都等想好了再做,其实是来不及的,很多情况下是先做起来,然后边做边学,边做边改,边做边完善,直到彻底解决问题。”这是杜威提出的教育主张,也是告诉我们:学习是随时随地可以发生的,学习的方式,也不仅仅限于讲授,而是多种多样,这才是真正的“”教育”内涵所在。
“阅读,沉淀生命的底色。”
非常喜欢今天打卡主题的这句话。目确,当阅读《用生命的母语做教育》这本书,到了第八天时,对书中的好些话,似乎有了更深的领悟。
来自东西方不同国家的两位教育家,在历史文化,意识形态,现实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大背景下,从不同的层面,让我们看到了教育与学习,生活力与学习力彼此间的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讲,学习力对应“知”,生活力对应“行”,这之间,是彼此相互联系的:学习,是一种生活状态,而生活,则是一种学习的过程。
“生活力”让我们懂得了,要关注孩子们的情感教育,生活中人际交往守规则,这些看似平常的道理,其实正是我们所要传递给孩子们的。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这是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理想的教育状态。把天,地,人三者共融,怎样的一种教育生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幸福教育”吧。
去做“小先生”,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都在成长中打磨自己,或许成绩不够优秀,太拥有了在存的能力,学会解决问题,是“成长”而不仅仅是“长大”了。
每一个普通人,却活得有声有色。
每一个平凡的日子,却过得有滋有味,
或许,这样才能品出教育生活的幸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