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是旅途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们有时甚至会为了一道美味而奔赴一座城市,李庄的白肉、重庆的火锅、北京的烤鸭……无不吸引着游客前往,这次贵州之旅吸引我的除了凉爽的天气,就是这美味的米粉了。
米粉算是贵州的一大特色,走在街上总能看到身影。以前每年过年,家在贵州的舅舅都会给家里捎回一袋,白白嫩嫩,是出炉不久,还未烘干的湿货。
米粉有干粉和湿粉两种,区别就在于水分是否控干,干粉易保存,便携带,湿粉易熟好煮,现煮一般都用的湿粉。米粉又有宽粉和细粉之别,我尤喜欢细粉,香糯滑溜,韧性刚好。
一把湿粉滚水入锅,几分钟就好。出锅后的米粉白嫩Q弹,配以青菜、原汁清汤、混合油、味精、花椒粉、煳辣椒、酸萝卜、胡椒、香葱等即成色、香、味具全的一道地道贵州美食。汤汁鲜美,米粉嫩滑,让人久吃不厌。
在贵州的这一星期,基本上每天早晨都吃的米粉,这简单而又美味的味道令我难忘,也让我想起了家乡的豆汤面。
我的家乡在叙永,豆汤面和荤豆花是家乡的一大特色,是外地游客打卡的美食必选之项,荤豆花家里也会做,豆汤面却只有到县里或镇上才能吃到,所以豆汤面在我童年里记忆里很珍贵,是难以磨灭的美味。
豆汤面是清汤面,味道清淡,老少皆宜。它的汤汁是上好的大骨熬制而成,面是清早店家去擀面店刚取回来的的新鲜挂面,还散发着面粉的清香,肉臊是用纯肥猪肉剁碎熬制而成,软烂不腻,黄豆是店家精心挑选的豌豆,经过温水浸染,再用大火煮开,转小火炖耙直至软化,起锅时加少量食用盐和碱,使豌豆保有淡淡的碱香味儿。豆汤面的精华就是软烂的豌豆,一定要炖烂,使豌豆的淀粉融进汤汁,味道才足够鲜美。
这时在滚水中丢进一把面,三两分钟即好,配上特制肉臊、豌豆汤,再撒上香葱、各种调料,一碗豆汤面就做好了,那味儿香、醇,还未上桌已让人垂涎不已。等入口,那面软糯,那汤浓醇,吃上一口,直叫人停不下来,任那鲜美的味道在舌尖炸裂,蔓延,让人欲罢不能。
小时候家离市镇很远,没有便车,徒步要走一两个小时的山路,所以能吃到一碗豆汤面那简直叫幸福,因此我常常惦念。每次母亲上街我总要吵吵闹闹一起去,目的就是来一碗想念很久的豆汤面。
后来长大了,离家乡越来越远,在异地他乡吃到了各种各样的美食,但只要一说到面食,我马上想到的还是家乡那碗豆汤面。为此,去年回老家时我专门去镇上吃了一碗,但同样的店面,同样的老板,味道却再也不是曾经的那个味道了。我疑心是自己不太饿的原因,后来又去吃了一次,结果证实确实不是当年的那个味儿了!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再也没有吃到记忆深处的那碗豆汤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