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间约4分钟
近期因为工作需要,观看了更多的“双师课堂”的示范教学,明显感受到双师课堂模式在优化,部分校区和老师有意识在进行改变,也投入了更多时间和精力进行双师课堂的准备与教学设计,看到了更适用于China Way的双师、三师亦或是多师的共同协作体的联合教学模式。
现在常见的双师课堂方式
双师课堂在国内应该是2000年前后的概念。从字面理解,就是一个教室里有两位教师(也就是合作教师),由两位合作教师执教的联合教学。但国内的双师课堂与两位合作教师的联合教学并不完全相同。因为我们国内的“双师课堂”,更多的是跨校的同步直播课程。其目的在于解决不同地区/学校之间的师资上的不均衡。
就目前国内“双师课堂”的方式综合整理如下:
1、跨校的同步直播课程:以三个课堂中的“专递课堂”为例,试图解决不同地区/学校之间的师资上的不均衡。
2、教育欠发达地区的“第二课堂”:人大附中刘彭芝校长(2014)提出,网络同步传输,名校的老师主讲,自己的老师现场指导、辅助教学。师生反映良好,特别是对提高当地教师的教育理念有明显作用。
3、线上+线下同步远程直播课堂:远程的授课教师通过大屏幕对线下教室的学生实现直播授课;线下班有一位辅导老师在班内负责维护课堂秩序、答疑、布置作业等工作。
4、教师职责细分,线上主讲+线下辅导:
(1)线下:辅导老师课上课下陪伴、辅导本班孩子的学习,做好课上教学和课后辅导
(2)模式:将传统课堂学习从课上延伸至课下,形成“课堂学习-课后练习-辅导纠正-真正掌握”的高效学习流程
5、K12辅导机构,线上主讲+线下辅导:以学科类辅导及非应试类英语教学为主要内容; 学生仍需到教室观看视频上课,课上通过答题器等设备与主讲老师进行互动(如学而思、好未来等机构)。
目前多数学校实施的双师课堂,主要目的是为了能把优质资源输送到偏于地区,弥补偏远地区资源不足的问题,提供视频(非同步)、直播(同步)。所以,普遍也有如下的特征
【优点】辐射与补充教师和教学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不足点】弱共同备课与磨课(也可能缺失这个环节)、帮扶为主,双师之间的互动较少
【模式】名师资源偏于地区教师 (单向多)
经典“联合教学”六种模式
研究联合教学(Co-Teaching)的学者Friend(2008)提出六种联合教学的模式,下面图片辅助了解。
1、One Teach, One Observe(主察教学)
2、Station Teaching (教学站)
3、Parallel Teaching (同步教学)
4、Alternative Teaching (主援教学)
5、Team Teaching (协同教学)
6、One Teach,One Assist (主辅教学)
顺应新时代新常态下的“联合教学”模式初探
经典联合教学的课堂进行是在一个物理空间下,有2个及以上的老师进行分工教学,但在互联网时代下,在科技技术的助力下,上课形式除了线下,线上教学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也都很成熟。
合作教师团队的组成也有变化,除了真人教师,机器人教师或助教也加入到教学阵容中。在联合教学的实际案例中,双师课堂里有“真人教师+AI助教”联合教学,也有“三师课堂”的操作形式(真人线下+真人在线+AI/机器人助教)。
另外,COVID-19从2020年在全球爆发以来,教育模式进入到新常态(New Normal),在后疫情时代(Post-Pandemic Era)的现在,“上网课”在全球各地也逐步常态化,同时对教师专业成长很重要的联研活动也有很多“在线联研”案例。学校的墙在消失,地域的边界也在云端连接,联合教学模式会更加强调创新、协同、合作,对教师间的合作开放性要求更高,甚者教师角色也从单向教学者转变为促进者(facilitator)。学生学习形态也从被动趋向主动,甚者也可成为教师课堂上的助手(学生助教角色)参与到教学过程中(Neifeald & Nissim,2019)。这也顺应21世纪的创新精神,也是基于连接主义下,建立一种新的、有替代性的联合教学模式(Siemens,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