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风有颜色吗?
高俊:有。
我:在哪里?
高俊:在走过的路里!
风起丁蜀
追不上的是时间,还有那倏忽飘过的风,多少次从耳畔溜走,告诉四季轮转,却道不清岁月的故事。
丁蜀,这座举世闻名的陶都,在风雨轮回里隐约映现出曾经的影子。
被当地人称之为“南街”的蜀山老街,绵延在苏东坡所说“此山似蜀”的山脚下,紧挨着归隐乡野的范蠡泛过舟的蠡河。不远处,大自然唯一眷顾的黄龙山敞开怀抱,迎接着每位热爱紫玉金沙的人,寂静无声地展示着亘古未变的千年情怀。山上泥火交融,山下人声鼎沸。一件件陶器从龙窑出生,托至码头,从蠡河进入太湖运往世界各地……源于六千多年前的制陶技艺,从明中晚期至上世纪60年代,蜀山制造紫砂的兴盛延续了近500年,成为世界性的生产和销售中心。
“儿时的生活就像这幅《清明上河图》。” 与我对坐在茶室里,望着墙上悬挂的《清明上河图》临摹本,高俊的思绪回到了那个难以忘怀的孩童年代。
蜀山上十几条龙窑吞云吐雾,如火龙腾空,甚是壮观。小高俊和伙伴们特别喜欢爬到上面捡松塔和野果。龙窑窑背烧得通红,他们跑来跑去,天冷的时候或者衣服湿了就趴在上面取暖,有时甚至用铁丝穿起地瓜烤地瓜……在那个缺衣短食的年代,这对孩子们来说是极大的乐趣,但也招来不少打。
“要是烧窑师傅发现了,就会拿着树条追我们。一是那样很危险,一旦窑塌下去,我们连个骨头都没有;二是这样对烧窑有影响,容易影响炉温。”
说起那段时光,高俊的脸上流露出岁月难掩的本性。这份对家乡的爱,对生活的爱,成为支撑他不断创作、突破自我的原始动力。
所谓龙窑,江南多见,依山坡而建,长条状,由下自上,有坡度,便于排烟,如龙似蛇。窑两侧各有二三十个小洞,每个20公分,一为排烟,二为添柴引火。所以一般烧窑需要4个师傅,下面两个师傅烧窑,边上两个师傅辅助。一般窑只能烧到1/3,烧不上去的地方就用柴火引上去。小高俊喜欢看窑,泥火在窑中戏舞的景象成了他美好的回忆。
与现在不同的是,那时候窑熄火了,要把砖扒掉,自然冷却好几天,下次烧再用砖封起来。时过境迁,随着社会变迁和技术改造,原有的龙窑相继拆除,只保留了乡下一座完整的龙窑和镇上的半座龙窑,在每年有重大活动的时候才试烧一下,这成为高俊心中的一大遗憾。好在记忆已渗透到他整个身心,成为他一生难以舍弃的情怀。
高俊的外公是当地有名的紫砂艺人,母亲也继承了这一技艺,从事紫砂制作,1965年,高俊就出生在这样的陶艺世家,从小在抟泥声中长大。外公是个爱喝茶的人,小高俊一放学,就会跑到蠡河边的茶馆找外公。
蠡河边药店、杂货店、茶馆鳞次栉比,总有熙熙攘攘的人群,在潺潺流水中让自己的悠悠思绪漂向远方。吃茶的人,逗趣的人,与远山、小船和码头一起,组合成一片祥和的市井风情。
就是在这样一个有灵性的地方,高俊开启了生命的风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