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形的东西和无形的东西哪个重要?
其实都重要,一切都有“有”和“无”,没有“有”的对比就无法体现“无”。就如一个杯子,我们看得见杯子的轮廓,摸得着它的质地,知道它是“有”的存在,但看不见中间的空心(空气);可若没有杯子的存在,又如何用它喝水呢?“有”的边界给予“无”的力量施展空间。
但往往我们可以感受到“有”的边界,却无法真正或体会不到“无”的力量:“ 树欲静而风不止”;我们可能只看到了摆动不已的树木,却忽略了其摆动的原由--看不见的“风”。好比我们的内心焦虑不安,我们追求一切看得见的,可衡量的外在物质,想寻求安抚,却忘却“内在的安稳”才是平息一切焦躁的治本膏方。
“内在的安稳”过于深奥,我也在探索途中,不如浅谈一会儿“好心态”吧,相信拥有了良好的心态,终将逐步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有人说,“好心态”是天生的,是乐观者的专属,对此我并不赞同。我本身是个偏悲观的人,但这二三年的寻觅和尝试让我慢慢变得乐观,心态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以下的分享,希望对你有帮助。
思想篇
撒切尔夫人曾说:
小心你的思想,它会变成你的语言;
小心你的语言,它会变成你的行动;
小心你的行动,它会变成你的习惯;
小心你的习惯,它会变成你的性格;
小心你的性格,它会变成你的命运。
工作中有产品检测,绩效考核;学习中有成绩测试,高校选拔;那么我们的思想呢?是否曾检验过它的正确性呢?
一 这是真的吗?
小明在工作中犯了错,收到了老板的严厉批评。当他回到座位上的时候看到对面的小李在“偷笑”,认为小李幸灾乐祸。接下来的工作交流中一直带着这种认定对方在笑话自己的想法,对小李没有好脸色。然而在休息时间,小明不经意听到了小李和其他同事的对话,才知道小李笑得那么开心是因为儿子考上了重点大学,不禁为自己先前的想法感到羞愧。
所以,小李“偷笑”,幸灾乐祸是真的吗?我们习惯把自己当做受害人,陷入自导自演的剧本中无法挣脱,此时,不妨问问自己:“这是真的吗?有什么证据吗?这个是唯一的解释吗?”很可能问着问着,自己也发现逻辑出问题了呢......
二 ......有用吗?
在一次战役中,A军占领了X成,其士兵凶狠无比,动辄打杀,全城的人终日惶恐不已,不敢随意出门。一天,一位老和尚在街上化缘,迎面不远处就是A军的士兵,其他的人都吓得直打颤,反观老和尚却没有丝毫改变。周围的人很疑惑:您难道不怕死吗?老和尚道:我怕,但无需害怕。若他们最终要杀了我,我害怕也无济于事;若他们最终不杀我,我又有什么好怕的呢?
多么充满智慧的一番话啊!
我也常常担心这个,害怕那个,焦虑这个,恐惧那个,但是有用吗?若最终结果是好的,这些都是没有必要的瞎操心;反之,操再多的心也无用。与其如此,不如关注现在自己能做的,多花些心思想想如何更好的完成,自然而然就会有还不错的结果了,不是吗?
三 到底是谁的事?
小红的妈妈从小就对小红有很高的期待,要求严厉,小红也不负众望,考取了优异的重点大学,并在毕业后找到了一份薪资优越的IT工作,不就就成为了项目经理,小红妈妈非常欣慰,却忽略了女儿脸上挥之不去的阴霾。突然有一天,小红辞职了,转身一变在一家甜品店做面包师助手,小红妈妈吃惊不已,却不料向来听话的小红这次毅然坚持自己的选择,并表示:之前都是按照您的剧本走着您想要我走的路,一直以来我其实都非常的痛苦。现在我终于明白了,我要怎么活是我自己的事,是时候做回我自己了。即便小红妈妈无法理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看着女儿脸上渐渐焕发的光彩,也慢慢接受并放手。
是的,我们往往会忽视“课题分离”。生活中给他人建议的时候认为我是为你好,你应该按照我的方法来,却忽视了给建议是自己的课题,接不接受是对方的课题。例如: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学习的重要性,并自己以身作则,用行动说明学习是生活的必需品,提醒和创造条件环境是家长的课题,但孩子是否真心愿意学习是他们自己的课题,家长难道要管一辈子吗?放手让他们面对自己的课题如何呢?
四 究竟谁承担责任?
承担责任的反向是什么?推卸责任。
推卸责任的表现是什么?抱怨。
当工作中发生矛盾了,当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事了,十之八九我们会抱怨的吧。因为我们想保护自己的面子,想维护“自己是对的”这个伪概念,于是就找着各种借口,把自己这个真正的实施者摘的一干二净。随之而来的会是什么呢?生气,争执,愤恨,甚至动武。结果呢?身体或精神收到伤害,事情却毫无进展,岂不是花了时间和精力做了无用功?
若承担责任呢?工作中谦逊的,心平气和的一起讨论解决之道;生活中坦然面对得失,却会获得自主掌控的力量。承担责任并不可耻,也无需羞愧,反而会冉起勇气。这不也是一种成熟的体现吗?
五 这是我真正想要的吗?
2020年我开启寻找自我,尝试了不少途径,力求突破,找到本我。其中也有些在当时自认为正确无比的判断,事后成为错误的选择。
每次的尝试,我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都会问自己:这是我真正想要的吗?
我要的是......吗?
若是,为何我还会惴惴不安?
若是,为何我还想继续寻找?
若是,为何我无法感受愉悦?
我在追求的究竟是我自己发自内心想要的,还是我认为我应该想要的。
前者很可能没有理由,爱就是爱了;后者八成受到环境影响,即便理论正确,但与自己的本心频率不符,就算一开始互动有无,终究无法产生持续的共鸣。
这是我真正想要的吗?-- 我还在实践,我仍在探索。
下期:《“好心态”浅谈-情绪篇》,我们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