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继续跟随作者一起,学习断舍离的终极方法。
杂物上的断舍离 4 以“必要·合适·愉快”为标准进行取舍
怎么做?具体是指自问自答“这个东西对我来说是必要的吗?是否适合我?使用起来是不是心情愉快?”。而这一切的时间点就是指“现在”。同理,那些不需要、不合适、令人不愉快的物品,都要通通舍弃。
不需要的东西 东西使用起来很便利,虽然没有坏,但是丢了也不发愁。
不合适的东西 以前很重要,但是对现在的我不合适。
不愉快的东西 长时间使用,但会有莫名的违和感和不快情绪。
首先从容易对付的“忘却物”开始,然后再对付无用处的“留恋物”,在处理这些杂物的过程中,你的“断舍离EQ”也会提升。同时也会注意到“不合适”“不愉快”的“事”和“物”。只有坦然地面对自己的感觉和感受,才能看清楚哪些东西是“不合适”“不愉快”的。有意识地以这三个标准进行取舍选择,才能不断地磨炼自己。
体验谈 4 从“必要·合适·愉快”三个维度断舍离,形成良性循环
坚持下去,并用自己的行动影响身边人。使断舍离成为良性循环。
杂物上的断舍离 5 收纳在杂物最适化之后进行
清除忘却物,抛弃留恋物,筛掉不合适不愉快的东西。
“收拾”就是对庞大的杂物量进行压缩和收纳的作业。
“整理·分类”+“扫除”,总称为“打扫”。
在“断舍离”的大前提下,最正确的“打扫”程序是首先清除那些垃圾、废品,以及不需要·不合适·不愉快的杂物,之后再转而进行杂物收纳,进行“清扫·擦拭·磨刷”。
收纳指南 1 “三分法”
物品的处理没有什么原则,东西能不能扔掉,选择和决定权不是别人,正是东西的所有人——你自己。同样,“收纳”并没有什么既定的规则。但,做好分类很重要。
断舍离把分类作业分为三个要点:
大分类→中分类→小分类
把自己想分类的杂物按“大中小”分为三类,然后再重复三遍。小分类部分完成才正式进入“收纳”阶段。不用照本宣科,建立自己的三分法就好。
收纳指南 2 “7·5·1法”
“7·5·1法”指的是进行杂物收纳时,对收纳空间的物量进行的大致估测。
根据不同的收纳情况,将杂物总量压缩到收纳空间的“7成”“5成”“1成”,该法则与下一节的“1 out 1 in法”统称为“总量限定法”。“看不见的收纳空间”占7成,“看得见的收纳空间”占5成,“展示性的收纳空间”占1成。
收纳指南 3 “1 out 1 in法”
这是为了坚持上一节“7·5·1”收纳空间整理法所必需的。当我们按照“7·5·1”的原则收纳好喜爱的物品后,假如突然又入手了一件新东西,就需要去掉之前的Top10的末位物品,而补入这个新物品。
反复进行这个“1 out 1 in”后,我们会深刻领会到自己收纳的东西越来越喜欢,自身的审美意识和品位在逐渐地提升。
收纳指南 4 “one touch法”
实际上,即便是限制了杂物总量,做出留白,创造美好的空间,在进行杂物整理收纳时,打开收纳柜的门,取出里面的箱子,再打开盖子——这三个动作足以让人觉得太过麻烦了。
同样,使用之后再收纳同样也会花时间,所以更不愿意再重新放回原位,只会随意扔在桌子上或地板上。
因此,杂物拿出放入的动作就是:
“打开门→拿出来(放回去)”。
只需要把动作压缩成这两步,以one touch(一键式)取出来,这样一来既没有了什么多余的压力,也不会觉得“太麻烦”。
所以,作者的建议是,盖子直接打开就好。就是把要放进箱子里的杂物打开盖子进行收纳。省时又省力。
收纳指南 5 “自立·自由·自在法”
自立
在收纳杂物时要有“立”意识。比如家里厨房的毛巾放在方形浅盘里,最多放10条。总量限定后,整齐地叠放,摞在盘子里。看起来又美观又方便拿取。
自由
这里的自由是指“选择自由”。
自在
衣服类等无法“立式”收纳时使用的方法。
“自在”有“随心所欲”的意思。底裤、T恤、袜子等不要让其绷开,团着叠起来。底裤和袜子团成小块,而且不能绷开散开。其实这个工程收拾起来很有趣。
这一章内容很长,我分了3篇来阅读,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你们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