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31

中原焦点团队,网络初级第12期,雷素敏,坚持分享第2067天:

1.阳明先生多次强调去私欲存天理,天理就是良知,人的欲望是自私的,如果一个人活在自己的欲望中,被欲望左右就会有悖于良知。

2.自省利他致良知,通过守礼,如:不自私、不害人、不撒谎,凡是与道相背的事儿就不去接近。这样自然可以习惯为他人着想,养成仁爱之心。

3.我们国家教育方针强调“立德树人,为国育人。” 把德放在第一位,厚德才能载物。也说强调德的重要性。德是一切的原材料。

4.有仁德的人要做到克制私欲使自己的言行举止合乎礼仁。在生活中实践出来的,是真德行。

5.孔子曾给颜回说:“克制自己的私欲,言语行动都要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人都会秩序,你是仁人。

6.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颜渊问实行仁德的纲领,孔子说:“不同于理的事不要看;不合理的话不要听;不合理的话不要说;不合于理的事不要做。” 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但一定遵照这些话去做。”要从视、听、言、动四个方面,规范自己的行为,在与人的交往时候互相谦让,互相尊重,讲求礼仪,从礼出发,至仁所在。遵守礼仪,克制私欲,在儒家学派中,仁和礼是不分开的,要拥有仁爱之心,要通过守礼来实现,要恪守礼仪。也要以仁爱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仁是价值观,礼是行为标准,仁和礼相互促进。

不论是儒家学说或者是阳明心学或者是我们现在的教育方针,都是把德放在首位。以德为本,去私欲,这些方面都是相通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22年2月16共学 领读人:缪丹 范家驹 《论语·学而》篇第一章 【注释】(此处以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为底本...
    甘棠书院阅读 2,631评论 0 0
  • 2022年4月27日 论语3-9 领读:缪丹 范家驹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 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 宋不足征...
    甘棠书院阅读 950评论 0 0
  • 理解: [导 语] 陆象山先生是宋代大儒,他的思想与阳明先生的思想被后人合称“陆王心学”。可是,因为他的学问与同时...
    夏雨Vivian阅读 3,517评论 0 3
  • 论语心得(七) 文:recycler 10/96,15783字 述而篇第七 (一)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
    Recycler阅读 841评论 0 1
  • 苏武与李陵本是好朋友,后来两人走了不同的路。李陵投降匈奴,苏武坚守自己。 两人同在一个地方,过着自己选择的生活。苏...
    汐暮阅读 1,047评论 9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