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说说“整本书阅读”这个概念。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能为人民提供坚强的思想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必须不断加强文化建设。”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读书是必不可少的!
整本书阅读是目前教育改革的大形势,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环节。
中高考改革已经先行先试,试卷题量大幅增加,15%的学生做不完试卷,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方面,不仅要做篇章阅读,更要转变阅读思维和习惯,重视整本书的深度阅读。
2019年9月,全国将统一使用部编版教材,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的亮点就是加大古诗文的数量,并对阅读量有了更高的要求。新语文教材部主主编温儒敏说:“阅读教学改得多,包括名著导读,创新最重要转折是专治不读书,少读书,重视读书方法、习惯。……只读教材远远不够。”
近年各地出现的各种教育机构阅读书房,中小学教师关于整本书阅读课型的探索和实践,“整本书阅读”被推上了新的高度。“整本书阅读”的提出,即是针对文选型教材的局限性,去做出尝试和突破,但其最终的落脚点其实跟文选型教材是一致的,文选型的教材,本意也应该是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更多的向学生展开不同的题材,文体,作者,以及文学风格,让学生通过文选型教材这扇小窗的打开,进而深窥堂奥,去根据自己的阅读的兴趣更深入地了解不同的文学世界。
两种阅读形式,都是要基于学生的阅读兴趣,只是整本书阅读,对于阅读兴趣的激发,有更多的优势。
首先,在阅读书目的选择上,更加强调和尊重学生主体性。
其次,碎片化阅读和思维往往会带来看问题的片面角度,思维的绝对化。整本书阅读,能够很好的抵消这种碎片阅读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学生能够培养全面、系统、辩证思考模式。
再次,整本书阅读提到学生阅读注意力的集中,与浅阅读、功利阅读理解保持一定的距度,真正能够通过整本书的阅读去享受读书带来的情感体验。
整本书阅读,单纯通过学校课堂内是很难实现的,尤其是年级越低的学生,在阅读方法、知识积累层面还达不到整本书阅读的应有的效果。但是通过课堂规划整本书阅读,也能给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引导,在这一点上,是课内整本书阅读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