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种难堪的相对,她一直羞低着头,给他一个接近的机会,他没有接近,她掉转身,走了。”
关于花样年华
昏黄的色调,慵懒的配乐,撩人心弦的慢动作,将我们一点点地带入影片之中,好像不多时,你就成了周慕云,我便是苏丽珍。滂沱的大雨下,昏暗的路灯,雨水打湿了你的头发,有些凌乱,却又多了一丝动人娇媚。彼此相视一笑,而后四目迅速躲闪,看向别处,只要不是对方的眼眸就行,免得场面尴尬。
没有喧闹的浮躁,没有泡沫文化的缩影,只有哀婉却唯美地唱着一首老歌:花样年华。
苏丽珍、周慕云的生活本没有过多交集,却在各自的丈夫妻子双双出轨之后,同为天涯沦落人的他们开始频繁接触,诉说苦闷与心中的悲凉。作为旁观者,本以为他们会为了解恨报复,也会各自出轨,但最终因为男的不够勇敢,女的矜持顾虑,这场深藏在心中羞于告知他人的爱恋无疾而终。
那句“如果我有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走?”最终也没有说给对方听。又或许他们都知道,却都没有足够的勇气跨出那一步,最终这段情,只能偷偷地由周慕云在柬埔寨的吴哥窟,对着一个石洞倾诉出来,再塞上杂草,封住全部的秘密。
这部影片,看完之后的感觉是,慵懒,缓慢,没有太多文字,讲述了香港普通人的生活和工作。但大部分情节还是以张曼玉饰演的苏丽珍和梁朝伟饰演的周慕云两人似有似无,朦朦胧胧的感情变化为主线。他们的情感,就如同导演王家卫镜头下的那一缕缕蓝色烟雾,氤氲不清又消散不去。
关于王家卫
“一切尽在不言中,这就是王家卫。”
很多人说王家卫导演的影片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善于使用支离破碎的画面来掩饰电影中所要表现的真实内在,所以看王家卫的电影,不单是观赏他独特的画面处理方式,还得透过零散断断续续的画面和情节把握其中蕴藏的深意和主题。
王家卫的电影,我看得并不多,但只这一部花样年华,却让我深度怀疑:这样一个身材魁梧高大的硬汉形象,时常带着一副黑洞般的墨镜,给人深不可测印象的男人,如何拍出如此安静如此温情似水的文艺片?着实纳闷不解了很久。可回过神来想想,我们不能总是以貌视人,真正了解一个人,还是要走进TA的内心并和TA的灵魂对话。
王家卫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导演,至少个人看来,是非常值得我欣赏的一位香港导演。更何况跟他合作的演员都是张国荣、张震、梁朝伟、张曼玉、林青霞这样的大腕儿名角儿。
关于旗袍
回过头来,再聊聊《花样年华》这部片子,剧中张曼玉饰演的女主角王丽珍,每一个镜头下的她都身穿不同颜色,不同剪裁,不同花色的旗袍,婀娜多姿,袅袅婷婷,一动一静,一言一行,曼妙的身姿仿佛就在眼前摆动。
相对于苏丽珍和周慕云那让人无法猜透的情感,最让我着迷的还是苏丽珍身上那一件件美丽耀眼的旗袍。身穿各式旗袍的苏丽珍,时而忧郁,时而雍容,时而悲伤,时而温柔,每一件旗袍好像都代表了她的不同心情。
好像镜头也无比宠爱苏丽珍这个人物,很多次画面切换到苏丽珍的时候,焦点都会聚集在她的旗袍上,旗袍的衣襟,旗袍的下摆,旗袍的袖口。让即使身处服饰千奇百怪的时代的我,有种立马买件旗袍来穿的冲动。
大致数了一下,影片中,张曼玉总共有二十几身旗袍,每一件都华美却不失风雅,屏幕后的人喜欢却触碰不到,更别谈有幸穿上一套,当然了,要是没有张曼玉那样的身段,那些旗袍也会立刻黯然失色。
说到旗袍,不得不提起,一位旗袍的真爱粉儿---张爱玲。张爱玲在民国名媛圈中是出了名的爱美爱穿旗袍,甚至可以用“痴迷”二字来形容也不为过。她幼时看见母亲站在镜子前在绿袄上别翡翠胸针,变口出誓言:“八岁我要梳爱司头,十岁我要穿高跟鞋,十六岁我可以吃粽子汤圆,吃一切难于消化的东西。”想来,张爱玲小姐在幼年时期,早就萌生了一颗爱美的心。
对于旗袍,张爱玲偏爱鲜明的对照,承重的黑与轻盈的白,清冷与明丽,简约的现代线条与传统花纹,皆是她的心头好。她为自己设计的许多旗袍亦是如此,愈激烈愈着迷。在香港念书之时,她就将奖学金全部拿出买衣料做衣服,并且乐此不疲。她还独创了很多穿法,譬如说在旗袍外边罩件短袄,在旗袍外穿上清装大袄,别有一番风情。
张爱玲曾说:“对于不会说话的人,衣服是一种语言,随身带着的是袖珍戏剧。”张氏小说中旗袍亦是出镜率最高的道具。
《半生缘》中曼桢穿过“一件浅粉色的旗袍,袖口压着极窄的一道黑白辫子花边”;曼璐出场时“穿着一件苹果绿软长旗袍,倒有八成新,只有腰际有一个黑隐隐的手印,那是跳舞的时候人家手汗印上去的。”
《封锁》中电车上,人如其衣、平淡如水的吴翠远:
“穿着一件白洋纱旗袍,滚一道窄窄的蓝边---深蓝与白,很有点质朴的风味。”
《红玫瑰与白玫瑰》中,对娇蕊的衣饰描写是这样的:
她穿着一件曳地的长袍,是最鲜辣的潮湿的绿色,沾着什么就染绿了。她略略移动了一步,仿佛她刚才所占有的空气便留着个绿迹子。衣服似乎做得太小了,两边迸开一寸半的裂缝,用绿缎带十字交叉一路络了起来,露出里面深粉色的衬裙,那过分刺眼的色调是使人看久了要患色盲症的,也只有她能若无其事地穿着这样的衣服。
想我为何如此喜爱着民国这个年代,或许是因为没有设身处地经历过,或许是那个年代的人,事,物,情都太另人着迷,如不能亲眼所见,便只好通过影片和文字聊以慰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