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家庭幸福的关键
>> 妈妈是孩子安全感最重要的来源。孩子幼年时,妈妈对待他的态度,比如是否积极回应孩子,对孩子的安全感影响极大。
>> 我经常说,不满一岁的孩子的安全感都是妈妈给的。
>> 出生3个月以内的婴儿,安全感来自妈妈积极的回应和无条件的满足。所谓积极的回应,就是一哭马上有妈妈抱,马上有奶吃,这样婴儿就会觉得安全。因为婴儿所有的需求都得到了满足,他们认为妈妈只属于自己。妈妈和婴儿更多的是一种自闭和共生的关系。
>> 3个月过后,婴儿的安全感除了来自妈妈的积极回应,还有妈妈对婴儿露出的表情。因为3个月大的婴儿已经能够识别人脸上的表情了。此时,一个情绪稳定的客体对婴儿来说非常重要。
6个月以后,婴儿开始慢慢分化。所谓“分化”,就是婴儿开始怀疑妈妈不是属于自己的、跟自己不是一个人,这会让婴儿深感恐慌。这时候,妈妈对待婴儿的态度成了其安全感的重要来源。当然,婴儿也开始尝试体会妈妈的感受。如果妈妈能稳定地、一如既往地对待婴儿,婴儿便能获得一种安全的体验。
孩子1岁左右时,开始有了思想意识,已非常清楚妈妈跟自己不是一个人。这时,妈妈如何对待孩子的需求,变得尤为重要。在孩子的意识中,能满足自己的就是好妈妈,会让他感觉很安全;如果妈妈没有满足他,他就会很焦虑。
>> 1岁大的孩子有自己的办法处理这种焦虑,就是先把妈妈看成一个“坏妈妈”,再开发自己的能力获取安全感。1岁左右的孩子已经拥有了独处的能力,可以自己玩一些玩具,也可以独自待一会儿。
到了一岁半时,孩子对妈妈的依赖似乎又回到了婴儿的状态。因为孩子这时发现要开发自己的能力还是要依靠妈妈,所以又变得特别依赖妈妈了。
>> 为什么这位妈妈现在陪伴女儿,比如给她讲故事、陪她睡觉,却无法增强女儿的安全感,女儿好像一直停留在过去那种状态呢?原因有以下几点。
>> 第一,孩子很依恋妈妈,如果妈妈不做出努力,孩子不愿意主动离开妈妈。以下两种情况除外:一是孩子是男孩,过了恋母期进入青春期后,会因为性别意识的觉醒产生焦虑,强烈意识到自己跟妈妈不一样,所以要跟妈妈分离;二是妈妈有意识地让孩子学会照顾自己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抚养者要提供机会让孩子去感受、去发展自己的能力,比如独处的能力、应对不安的能力、独自处理焦虑的能力,这些能力都需要慢慢发掘。
>> 事实是孩子必须亲自去认识世界、感受世界,谁都替代不了这个过程。妈妈这样做只会让孩子停滞不前。
>> 妈妈需要先从以下几个方面重新厘清自己跟女儿的关系。
第一,妈妈要问问自己,是不是一直在竭力做一个好妈妈或者说完美妈妈,是不是不能接受自己可能犯错误或有失误。
>> 妈妈接受了不完美的自己,就意味着直面真实的自己,女儿也会相应呈现出真实的状态。
>> 第二,妈妈要努力放下对女儿的愧疚。
>> 孩子来说,学会接受自己的过去是一个很重要的成长课题。
>> 第三,妈妈已经给了女儿很好的陪伴,要相信女儿可以自己发展出一些能力,比如自愈能力、照顾自己的能力。
>> 那么,针对女儿现在的表现,妈妈应该做些什么呢?
第一,要逐渐设定边界。
>> 这里的设定边界是指让女儿去承担自己的情绪。妈妈不要试图代替女儿承担情绪。当女儿说我很害怕时,妈妈要懂得区分她是真害怕,还是以此为借口想要霸占妈妈。不要女儿一说害怕,妈妈就无条件地陪在她身边,满足她的要求。这就是在试图替女儿承担她的情绪,我们称之为溺爱。设定边界就是告诉女儿,我知道你很害怕,但你可以尝试面对这种情绪,你有能力去面对。要鼓励和引导女儿表达自己的害怕,把情绪用语言说出来,10岁的孩子有这种能力。当孩子表达时,妈妈要真正耐心地倾听。
第二,要鼓励孩子独处。
>> 一般来说,10岁的孩子已经有了独处的需求。这种需求会发展为一种独自存在的感觉。
>> 第三,要学会给孩子制造恰到好处的挫折。
>> 第四,让过去成为过去。
>> 一个人没能得到足够的爱,就不会知道爱是什么,自然没有能力去爱别人。
>> 什么是无条件的接纳?孩子的成长发育是有规律的,父母遵循这种规律就是对孩子无条件的接纳。
>> 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尊重孩子的需求和感受,按照孩子的节奏陪伴他、与他互动,这就是接纳,也是爱。
>> 其实,面对年幼的孩子,妈妈不需要去思考无条件的爱和接纳这种问题,主要应该思考以下4个方面的问题:如何回应,如何投入,如何脱离,如何感受。
>> 第一,关于回应。
当孩子有需求时,妈妈要积极予以回应。
>> 第二,关于投入。
>> 因为妈妈全情投入时,孩子是能感受到的,会觉得自己很有存在感。当然,妈妈在投入的过程中也能体会到跟孩子互动的快乐。比如有些妈妈会跟孩子抱在一起,满地打滚,说一些只有他们两个才能听懂的话,这就是全情投入。
>> 第三,关于脱离。
>> 妈妈要让孩子知道,妈妈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不能一直陪着他玩,这就是脱离。
>> 第四,关于感受。
这里说的感受即感受以下二者有什么不同:一是积极回应、投入、脱离这个过程,二是原先那种不耐烦或特别想推开孩子的模式。有了一次成功的体验,妈妈就可能改变原先的模式。
>> ,妈妈对待孩子的方式要遵循孩子的节奏,而不是自己的节奏。
>> 没人愿意被否定,人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就算得不到认同,至少也希望得到尊重和理解。
>> 这是人与人的相处之道,与同事或陌生人相处是这样,与家庭成员相处更是如此。
>> 有时候,父母不认同老人带孩子的方式,提出批判,自以为是在就事论事,实际呈现出来的却是两代人的对抗,双方都想控制对方,让对方服从自己。
>> 在这种存在权力竞争的家庭中,孩子会选择听爸爸妈妈的,还是听爷爷奶奶的?这一选择取决于以下三种心理机制。
第一,认同权力更大的一方。谁是家庭的权力中心,或者说谁在家里权力更大,孩子就认同谁,或者说站在谁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第二,认同跟自己更亲近的人。比如奶奶最疼爱孩子,孩子遇到问题会跑来找奶奶,希望得到奶奶的庇护,心里有什么感受也更愿意跟奶奶分享。日常互动越多,双方的关系就越亲密。孩子跟谁关系更亲密,就更认同谁。
第三,认同能稳定陪伴自己的一方。所谓稳定陪伴是指能长期稳定陪伴在自己身边。孩子肯定更愿意认同能稳定陪伴在自己身边的人,与之更亲近。
>> 孩子在家庭中最认同的是那个权力最大、跟自己最亲近、最能稳定陪伴自己的人。
>> 爸爸妈妈必须明确要采取怎样的合作育儿模式,制定双方都认同的规则。分工明确了,冲突自然会减 少。
>> 比如我的孩子从学校回到家后,我一般会跟他说几句话:“今天过得怎么样?有什么想跟我分享?我很愿意听。有什么需要我帮助?只要是合理的,我一定会满足你。”孩子听了这种话,会明白父母真正在关注他、无条件地支持他,那他不管有什么感受,都会愿意跟父母聊聊。这个聊的过程也是跟父母建立连接的过程。这种连接越深入,孩子对父母的认同就越强。
>> 要注意,在沟通中不要预设老人的方式是错的、不好的,否则只会导致双方的对立,最终依旧会演变为父母和老人的权力斗争,而孩子沦为斗争的工具。
>> 若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懂得察言观色、讨好身边人,太过懂事乖巧,成了所谓的“小大人”,必然会压抑自己的一些真实感受,这是很不可取的。
>> 尝试从一位妈妈的角度体会这位女士提出上述问题时的心情。我感觉她特别无力、自责、委屈,同时又充满愤怒。怀有这种心情时,一个人很难思考如何理解、包容他人。在思考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试着想想如何理解、包容自己。我有以下两点建议可供参考。
第一,要明白自己那些充满指责、攻击性的言语和姿态并不完全是自己的错,跟父母的影响大有关联,不要过分苛责自己,把错误全都归咎于自己,这样只会自责、愧疚,而且会特别委屈。
>> 我们不妨转换一下思考的方式,比如告诉自己“这不是我的错,我只是还没学会用更好的方式对待女儿”。在推开或指责女儿时,看到她委屈的神情,不 要马上陷入自责和愧疚,可以换个角度思考这件事,比如“这次我没做好,下次还有机会”,不要在第一时间就责怪自己,脑子里充斥着“我太糟糕了,我不懂得怎样爱女儿,我这个妈妈跟我妈一样糟糕”之类的话,给自己贴上很多负面标签。很多妈妈就以这种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孩子有一点小事没做好,就全盘否定孩子。
>> 第二,试着理解自己在家里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责任。
>> 可是子女要明白,不管父母 的关系多么紧张,那都是他们的相处模式,是他们的事,不管自己付出多少努力,也改变不了他们的关系,这本来就不是自己的责任。
>> 接下来谈谈如何理解、包容父母和孩子,有以下几点建议可供参考。
第一,成年女性完全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营造家里的氛围。
>> 第二,要建立边界感。
>> 第三,要明白跟妈妈争夺权力没有意义。
>> 明白妈妈的人生不是我们的人生,我们有自己的人生。明白了这个,我们才能慢慢完成跟妈妈的“分离”,成长为独立的个体。
>> 所以只有人与人之间有了边界,分清谁该负什么责任,谁该管什么事,把彼此当成独立个人看待,才能实现真正的互相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