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充电,输入与输出之间,让脑袋里的各个神经元通道更加四通八达,不止是充盈魂灵、充实自我,也能让这具以加速度奔赴衰老的身体再多“年轻态”一点点。
所以,哪怕是不知所云的自说自话,还是要坚持一下吧,不图其他,避免脑袋僵化,思维钝化。
今日立夏了,夏日至临,且听风吟。
看到哪,想到哪,就记录到哪。
关于专注
小猫钓鱼的寓言里蕴含着人生哲理,专注的种子从听到这则寓言时就已经悄然生根发芽。
专注于事情本身,追求过程而看淡结果是各行各业成功人士的共同品质。优秀的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应该成就自己,读书写作能够促使我们静心思考,重要的是能够训练我们的专注力。
遗憾于我们已经长大了这么久,却不知何时竟忘记了当时曾带着“专注”上路的,如今依然有点忘了“初心”。
放大镜能够把阳光聚焦于一点,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学着思考精神聚焦。
连放大镜也在明着暗着给我们以启迪。
心理学家曾研究过任何智力正常的人,在任何一个领域专注做10年,必定能成为专家,若专注的内容正确,专注的时间足够长,在这个领域迟早会有发言权。
所谓的“厚积薄发”,然太多人没有熬到那最好的一刻而被“拍在沙滩上”。
毕竟,非凡的成功来源于非凡的专注力。
关于“偷懒”
聪明的人(比如做班主任、老师,做父母)在该勤劳的时候绝不袖手旁观,在该做观众的时候一定会把舞台留给学生——给对方舞台,才有可能成就别人。
优秀的班主任有自己的懒惰三部曲——第1步:告诉班干部这个月的目标是什么?如何做才能实现这个目标,等到学生已经能完全贯彻执行班级的意图后,进入第2步:只宣布这个月的目标,让班干部自己思考该如何做,这一步学生也熟练后进入第3步:让班干部自己思考这个月的目标是什么,并决定该怎么做,班主任只需要听汇报即可。
看,甩手掌柜就是这么修炼出来的,但你能说其中缺少智慧的参与么?
所以说,很多时候我们说累,可能背后就是缺少了点动脑筋和小智慧,何时能调动别人的力量,让对方“忙起来”“动起来”,自己“笑看风云”的话,我们的修炼也算是达到了一定程度吧。
唐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人生其实也有这样一个过程:
童年时天真烂漫,无忧无虑;
成年后壮志凌云,励精图治;
到了老年,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不同阶段有不同得失,重要的是能汲取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智慧。
要知道,在犯错误的过程中,人也在不断成长,变得越来越老成持重。
人生,可不就是一场随时随地是道场的修行么?
关于完美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世上不如意者原就十有八九。正是世界的不完美才构成了丰富多彩,有了这参差百态。
认识到世界是不完美的,因此不对完美给予期望,因为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以完美为目标并努力追求,但不要希冀一定能实现,古人云“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即使有缺憾也心存感激,把缺憾看成一种美,把不完美看成是完美。
修行到一定阶段,就会习得一些“睁只眼闭只眼”,断臂的维纳斯一点儿也不影响其美感,不是么?
关于战胜自己
这世间最大的敌人其实是自己。
连我们的身体这个世间最复杂的小宇宙也在给我们以启示:
人体自身有免疫系统,抵抗病魔时靠的是我们自身的免疫能力。所以不要“谈病色变”,生一些小病是很好的练兵机会,要放手让自己的免疫系统去上阵杀敌,不要马上搬救兵——吃药打针甚至输液。
当然,有些疾病来势凶猛,不能耽误,要马上就医。
因此帮着一个病人最好方法是想办法让他的身体变得强壮起来,让他自己能够抵御并战胜病魔;同样的,对于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最好的办法不是给他进补(上更多的补习班,甚至1对1进行补课),而是想方提高他自身的学习能力。
道理有太多相通之处,关键是经常需要有“拨云见日”的智慧。
就像爱上思考和爱上运动一样,都是人生最大的乐趣,通过思考和运动,我们可以拥有智慧和健康。
促使我们养成思考的习惯,有很多方法,比如经常提问,激发冲突,要求孩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要求学生有效的提问,让孩子体验思考的乐趣等等。
孩子是孩子,我们更得多思考,就像上面这些自说自话。
立夏时节,自说自话,权当消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