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故事,你都不会在最开始的时候爱上它。有时候甚至非但不会让你喜欢,反而会让你放弃开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种人生。无论这场人生是来自于我们可以想象到的还是我们完全陌生的。
在合上《Same Kind of Different as Me》的时候,正好天空响起了雷声,一切都来的那么刚刚好。在游历了这样一场生活之后,能有一场雨确实是件最合时宜的事情。我之所以用了原文的名字而没有使用翻译之后的名字,是因为,我觉得看着这些不属于我们熟悉的文化背后,能给我更多的理解空间。
每一种文化的产生都是有着独有的魅力,我们想要了解更多外面的世界,并不只是用双脚去丈量这个世界的大小,更多的是我们的心到过那更广袤的地方。
我最初拿到《世界上的另一个你》的时候,我以为,讲的会是和我想的那样:在这个世界上不知存在着一个我,我相信在某个时间和空间一定会有另一个我,一个除了长相完全不一样的我。这就是这个名字最初给我带来的局限的美好。但是当我读完之后,我并不喜欢这个名字,它会让很多中国读者在没有开始阅读之前受到局限。
朗和丹佛从最开始根本没有可能有交集的两种人生,到最后成为彼此的支撑。三十年的街头生活在丹佛的身上缝了一层厚皮,但也打造了坚固而强劲的心灵,同样的岁月也让朗属于他的经历。
想到这的时候,我突然想到微博上前阵子很火的一段关于郭德纲的采访,相信很多人也看过那段“吃亏要趁早”的段子。在郭德纲没有火起来的时候,除了逢年过节电视上的那些个相声小品之类的节目,我从没有主动去听过一场相声。听了郭德纲之后,我一直觉得这个人的声音是带有一种魔力的,他会让你很想继续听下去,也许内容并不十分喜欢,但是这个声音发出来的声就够了。就像所有听过丹佛的演讲的人对丹佛的评价那样,那个声音就是一种磁铁。
我听郭德纲的相声,我脑海中想的除了相声本身带来的画面感之外,我更能想到的是他走过多少弯路,才能有今天这般豁达。很多人不喜欢他说话的语调,尤其是最近参加了真人秀之后,他的那种带有冷漠、距离感的亲近会让很多人觉得不舒服。但是我喜欢的偏偏就是这股子劲儿,那种只有达到一定阅历的人才敢作为的劲儿。在那段采访中还有一段话让我记忆深刻郭德纲被提问到:“活得明白需要经历很长的时间吧?”
“不需要时间,三岁经历一件事就明白了,活到九十五还没经历这个事他明白不了。”
每个人的成长时间,成熟的程度都不是用那个身份证上的年龄来决定的。所以我喜欢和那些年长与我的人交流,我想有一天我的伴侣出现也一定是一个会年长我一些的人。
回到这本书,这本书算是一种插叙的方式开了头。然后分别从丹佛和朗的童年写起,逐渐的看着两个完全不同方向的线是如何交集在一起的。这本书是真实的生活,被誉为是比小说更像小说的真实,这也再一次印证了生活是最好的编剧。丹佛做为黑人是如何从小姐开始接受奴隶般的摧残,不断地打击,他在生死的门口徘徊过,对最底层生活有着最深刻的熟悉。而朗的童年虽然有着些让他觉得伤痛的事情,但是比起丹佛的生活,他拥有着太幸福的人生开始。朗的机会很好,无论是事业还是爱情,这样一种安排不只是巧妙,更多的是为那种从陌生到家人的感情发展提供的最好的安排。
这本书,你可以读到是对生命的理解和敬畏,也可以学到婚姻中的爱情哲学,可以赞扬大爱的无私,也可以说成是人性的解读。这本书的内容的的确确包含了很多内容,因为他就是真实的生活,是从孩提到暮年的过程。作为读者我们在他们的故事里看着自己的风景。
我最喜欢的、认同的也是全书的最后一句话:就只是一步一步走回家。我不知道看到这篇文章的你是否看到过赖佩霞的一则演讲--《找一条回家的路》。其实不管我们从什么样的起点开始人生的旅途,这一路我们不断地寻找,不断地遇到,不断地再寻找,你有想过自己到底在寻找什么吗?又或者说,你从无比依赖父母,到成长后与父母渐行渐远,是否在突然的有一天会无比的想念父母,想念那个你离开很久的家。
家庭觉醒会让我们更明白自己存在的意义,去看到最真实自己,去成就自己的辉煌。这条路对每个人有不同的走法,有不同的时间决定去走,但是这是我们无论如何只有一条可以走的路。
今天的结局我也想用赖佩霞提出过的那个问题问问每一位看到这里的你:“当你的母亲悲伤 的时候,你敢快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