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培道听了5节课,部分老师的课堂还是不相信学生相信自己,怕学生不会讲所以自己讲,最后导致课堂讲得太多、太累,学生的空间太小。
第一节课:杨老师的《认识几分之一》。三上的认识几分之一是认识分数的第一课时,学生的数域第一次从整数扩展到分数,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这次展的必要性,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非常关键。首先在出现“半个”时,杨老师能够放下去让每个学生都用自己的方式把半个表示出来,每个学生都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了半个,这样一个过程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域拓展的必要性;其次杨老师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让每个学生动手折分数,有通过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识。这节课上老师还要关注的几点,一是需要关注学生的倾听习惯,这节课师生的课堂氛围融洽,但这与关注学生倾听不矛盾,课堂上有相当一部分孩子不能认真听老师或同学讲话,所以就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二是如何提高小组活动的效率,这节课老师有意识的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展开教学,但活动的时间老师分批让学生把不同的分数展示到黑板上,这一个过程偏长,如何让小组活动更高效,需要老师在学生活动前设计好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参加活动,活动中老师需要不断观察指导,同时选取一些典型的资源 ,活动后要通过核心问题,借助学生的资源使学生的操作走向思维。
第二节课:郑老师的《认识几分之一》。郑老师与杨老师上的是同样的内容,郑老师的课堂在使用人教版教材的同时,吸取了苏教版教材的一些优点,首先突破了学生对二分之一的认识,在认识二分之一时经历了这样几步,第一步是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半个,第二步是用正方形纸创造二分之一,第三步是丰富认知情境,让学生在不同的物体里找二分之一,比如半个草莓、半个西瓜; 其次是从二分之一到几分之一,层次比较清晰;第三是从操作到交流到老师的小结比较清晰,让学生经过了分数的形成过程。当然这节课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让学生多表达,老师已经注意到分数的意义要多说,但是老师说得多学生说得少,可以同学之间多说说,指名让学生多说说; 二是可以尝试让学生通过对比建构知分数,比如在让学生看到四分之一的不同折法以后,可以追问“这四张纸折法各不相同,为什么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关注概念的内核。
第三节课:刘老师的一上《解决问题》。刘老师是工作第一年的老师,课堂上关注了这节课的重点就是解决问题的步骤,但是教学的设计和教学的推进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一是解读教材,每节课之前都要理清教材的前后脉络及每节课教什么,这节课刘老师在引导学生验算时,用到了12-5=7去验算,而这个减法学生还没有学,另外刘老师课上把两节课的例题放在一起教,有时根据教学的需要整合教学内容是可以的,但整合要合理,要理清逻辑结构,这节课上明显老师教材没读透,没有逻辑的把两个例题交叉教学。二是课堂上更多的是老师的独角戏,老师讲了很多,学生机会很少,学生动笔的次数,表达的次数少,所以导致课堂上一年级的部分小朋友 坐不住。
第四节课:周老师的一上《解决问题》。周老师的课堂设计合理,推进有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周老师能够关注每个学生,在课堂每一次练习,老师都在巡视指导,当发现个别特殊学生一直参与不到学习中时,多次提醒,在学生每次练习后,能通过举手等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二是以学生为主体,解决问题的两种思路,周老师没有像其他老师一样讲出来,而是从学生的已有基础出发,让学生先练习,练习后根据学生的资源组织交流,交流时大部分学生运用了第一种方法,就是按性别分类求和,此时老师没有着急,而是留 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学生经过思考后想到了第二种方法。对于每个结论的得出,都是让学生充分体的基础上,让学生感悟到,比如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就很自然的出来;三是教材解读准确,加法的实际问题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老师课堂上多次让学生去数一数,在数的过程理解把两个部分合并在一起就是用加法。三是注生通过评价来激励学生,课堂上老师通小红花的发放和鼓掌等方式,及时表扬学生的认真思考 等,使学生一直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
第五节课:何老师的二上《搭配》。搭配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何老师在课始能够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列举,然后再组织交流。如果能做到以下两点就更好了,一是放手以后如何组织交流?放手以后学生做的还是学生的,老师还是讲老师的,那么老师的放手就没有起到更好的作用,这节课上何老师讲得还是多了一点,在学生把1、2、3组成的两位数写好后,老师可以选择几种典型的资源(重复的、不全的、有序的),让学生围绕这几种资源进行细致地观察,通过观察感受到只有按照一定的顺序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而不是老师把这个方法告知学生。二是老师可以更多的放手,无论是新授还是练习部分,都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练习、去交流,在交流中不断丰富解题的经验。
综上所述,老师们在课堂上要放心学生,要把更多的机会留给学生,把舞台还给学生,才能知识、思维自然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