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素质队伍赋能人民城市高质量发展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胜利召开,为新时代城市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要加强城市工作队伍素质和能力建设,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城市工作铁军,既是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内在要求,更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点。

淬炼政治品格,筑牢城市工作的根与魂。城市工作关乎千家万户福祉,必须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政治品格是城市工作的生命线,决定着城市发展的方向和底色。城市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要求党员干部始终站稳政治立场,把党的宗旨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治理全过程。政治品格过硬,才能确保城市发展不偏离正确轨道。城市工作队伍必须始终心怀“国之大者”,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讲话转化为改造城市的生动实践。要建立学习制度,在城市更新、生态治理等重大任务中让党旗始终在城市建设一线高高飘扬。只有以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为根基,建设政治过硬的城市工作铁军,城市工作才能经得起历史检验,真正实现“人民城市为人民”的价值追求,真正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融入城市肌理,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锻造专业能力,练就攻坚克难的硬本领。面对城市治理这张新时代考卷,迫切需要一支专业化的干部队伍。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深入推进,城市发展已从规模扩张转向品质提升,治理场景日益复杂化:智慧城市建设需要数字技术赋能,老旧小区改造考验精细化治理水平,韧性城市构建要求风险预判能力。这些新课题暴露出部分干部存在“知识盲区”和“本领赤字”,必须构建系统化能力培养体系进行知识更新。在理论维度,可以开设“城市治理大讲堂”,系统讲授智慧城市、韧性城市等前沿理论;在实践维度,可以推行“项目长制”,让年轻干部在老旧小区改造等复杂场景中经风雨见世面,例如让干部在城中村改造、交通治堵等硬仗中积累实战经验。在技术维度,加强数字工具应用培训,消除干部的“本领恐慌”。如此锻造专业能力,练就攻坚克难的硬本领,方可建设本领高强的城市工作铁军,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内在要求,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完善激励机制,激活担当作为的动力源。城市治理现代化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释放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要构建激励体系:在物质激励层面,推行绩效工资与重点项目挂钩机制,对旧城改造、智慧城市建设等攻坚任务设立专项奖励;在精神激励层面,建立“城市治理先锋榜”,通过媒体宣传、荣誉表彰增强干部职业认同;在发展激励层面,打破基层干部晋升“天花板”,对表现突出者优先提拔使用。同时,干部敢为,地方才能善治。要打破“洗碗效应”,建立容错清单,为创新者撑腰鼓劲。此外,还可以引入好差评机制,让服务对象成为干部考核的“主考官”,真正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的鲜明导向。

城市是现代化建设的“火车头”,干部是城市发展的“操盘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着力打造一支懂城市、会治理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当每一名城市工作者都成为“行走的传感器”“流动的服务站”,当“追求卓越”成为城市治理者的集体人格,人民城市的壮美画卷必将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这既是新时代的呼唤,更是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最有力的回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