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些文科生胡乱写的历史书

大家有没有记得小时候上历史课的时候,一直要学到一个朝代的最后一个章节,才会出现这个时代科学发展的简单介绍。我们的历史教育让我们浪费了大量时间来背诵数字年代、文科生认为的重要历史事件、王侯将相的名字和功绩,乃至当时的政治体制,可以对那个朝代的科技发展却寥寥几笔带过。多少学生像我一样觉得历史课枯草乏味,无非是为了考试背诵一些知识,丝毫不能启发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任何深度思考。十几年前我读到了《枪炮,病菌和钢铁》这本关于人类发展历史的书,对我触动很大,启发了我开始思考驱动人类历史发展的真正原因。虽然过去几十年中国的考古进展,很大程度上反驳了这本书成书于1997年的作品的部分结论。从目前的考古进展来看欧亚大陆的人类早期文明(两河流域苏美尔+巴比伦,古埃及,古中国长江+黄河,古印度),发展是相对独立的。核心原理很简单,根据遗传学理论,人类文明只有一万多年的时间,人类在生理上根本来不及进化出不同的能力,所以在自然环境相似的条件下必然会发展出类似的文明。但是遗传又有随机性,一些划时代的发明在某些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下又会催生一些跳跃性的科技发展,使得地球各地人类的发展呈现出一定的短期不均匀性。而这些不均匀性恰恰揭示了自然环境(气候和地理)的挑战和随之产生的科技发展是驱动一万年来人类文明发展的根本原因。其他的都不重要!

第一个需要批驳的谬论——中华文明西来说

大家是不是脑子里面一直有一个固有印象,觉得中华文明(这里说的是商朝)相对其他古文明产生时间较晚。根据《枪炮,病菌和钢铁这本书》,小麦、牛羊马、青铜冶炼等技术由西亚传入,是中华文明发展的推动力。小麦从西亚传入对中华文明的影响,我一听就觉得不对劲。水稻和小米作为中国本土驯化的植物和原产与西亚的小麦每千克热量相当,亩产差不多,所以人类从狩猎采集过渡到农业种植社会后,两种作物可以给人类提供的热量是相当的。同时中国具有优越的季风型地理条件,拥有地球上唯一雨热同期(夏天植物快速生长阶段多降雨)的大平原,现在仍然在用较少的耕地养活庞大的人口。所以古代中国的农作物种植条件是非常优越的,产能足以支撑华夏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根本没小麦什么事。我稍微做了简单研究后就发现,小麦虽然大约6000年前就从西亚传入了中国,但是一直到汉朝在石磨的广泛应用和面粉发酵技术的成熟后才在中国北方得到广泛的种植。对的,因为小麦没办法像水稻和小米一样经过简单的鼓捣脱壳再蒸煮来实用,对中国的古人来说如同嚼蜡)。在早期中国文明发展前8000年里面,一直是南方种植水稻,北方主要种植小米(小部分高粱)。中华文明在水稻和小米的支撑下发展到了最辉煌灿烂的汉代文明。一直到今天,中国主要消费的主粮仍然是水稻(占60%左右的总粮食消费量)。广大喜欢吃面食的北方汉族不要带入感情,小麦的引入和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无关。

最近几十年的考古发现,基本上确定了人类早期发展历史。大约在15000年前,现代智人走出非洲,打赢了与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战争,成功分布到了全球,过着和动物也没差很多的狩猎采集生活。当然区别还是有点的,那时候的现代智人会用火,会打造狩猎工具,还会烧制粗陶器。一万年多前的新仙女木事件,产生了一个持续了约1300年的小冰期冰期,地球上动植物大量死亡,狩猎采集的现代智人也饥寒交迫中谋求新的出路。什么出路呢,地球上的现代智人纷纷开始要做农民!现代智人两河流域的现代智人开始驯化小麦(一小部分大麦),开始了定居生活。差不多同一个时期,长江中下游的中国人驯化了水稻,黄河北的中国人驯化了小米(一小部分高粱)。只有埃及人从两河流域的先民那里学习了小麦的驯化,因为两地距离近,地理和气候条件又完全类似。但是其他古文明诞生都是独立驯化了当地合适的植物。随着人类驯化了植物开始定居做农民,又发明了木棚屋和烧制大量的陶器,同时慢慢驯化了当地的动物。对中国人来说是猪和鸡,对两河流域和埃及人来说是羊和牛,古印度人比较不幸啥也没有。

这个时期,从吃货的角度上来说,我个人觉得长江下游农民是最幸福的,有煮过的香喷喷大米,有脂肪含量高而且出肉量大的猪肉。但是从自然条件上来说,长江下游的农民又有点不太幸福,因为这5000年里面经常发生大洪水和海侵,差不多每500年都要来一次大洪灾,搞得文明经常中断,时不时要搬个家。相比长江下游的中国农民遇到的困难,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农民简直处于三体中的恒世纪,洪水和海侵的挑战要小很多。他们的农业依赖于尼罗河和两河的泛滥后的肥沃土地,但是因为雨热不同期,想要庄稼长得好,也需要大型水利设施来保证灌溉。于是在大约5000年前,为了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修水坝),世界各地几乎同时发展出了大型的城市、社会阶级和宗教。雨热同期又驯化了水稻和小麦的华夏农民在公元5000年前建立大概十几个方国,而其中城市发展最发达、规模最大的就是位于今天杭州市的良渚市。

2019年良渚文明申遗成功,成功将中华文明史定格在了5000年多年。良渚市的宫殿有39万平方米,大殿900平方比故宫太和殿还要大。内城有6000米城墙,280万平方米的内城面积,被冲毁前有195万吨的水稻存粮。按照文明(civilization)的定义,文明就等同于城市化。那拥有地球上同期最繁荣的城市的良渚,显然符合文明的定义。

虽然良渚文明申遗成功,获得了国际上的认可,但是在今天的中国,很多学阀仍然固执地把良渚称为文化。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我个人认为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良渚人的基因类型M119(O1a)只占到了中国现在人口的11%。M175单倍群现代智人经过喜马拉雅山南麓和东南亚进入中国大地的时候,分裂出了3个单倍群M122(O2),M119(O1a)和M268(O1b)。其中O2是中国汉族最主要的族群,占到了今天中国总人口的53%。河南的仰韶、山东的大汶口和湖南湖北的先商文化都是O2创造的。O1a迁移到了长江下游,创造了良渚文明。O1b在中国啥大事情都没干出来(但是也有11%人口),部分迁移到了朝鲜和日本成了那里的主体民族。虽然大家都是从M175分化来的,但是自诩仰韶文化(O2)是中华文明正源的很多学阀就不愿意承认良渚文明。(承认百越人暂时先进了一下怎么了呢?谁让江南自古以来是鱼米之乡呢?而且良渚人也很倒霉,后来遇到了海侵,城市都被冲垮了,国人也都四散到了其他城邦。)第二个原因呢,是大量学阀仍然坚持文明四要素:城市、大型宗教建筑、文字和青铜器。良渚有前面两个,后面两个没有。接下来我们好好研究一下这两个要素。

先说文字吧,目前国际学术界来说,已经没有把文字作为文明的必然要素了。因为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很多非常先进的文明没有发明文字(例如北美的印加),甚至很多早就进入了铁器时代的文明(例如匈奴,我们的邻居朝鲜日本之类的)也没有文字。所以文字在国际上早就不是判断一个文化是不是进入了文明的必须判断要素了。再者,良渚有没有文字,仰韶有没有文字,二里头有没有文字,大汶口有没有文字?不好说。现在中国确定的文字发现于商朝(3600-3000年前),因为商人把文字刻在了龟甲上面占卜。甲骨文从发现开始就是一个有5000多个字符,非常发达的文字系统。对比另外两个文明有文字的文明——古埃及和两河(苏美尔到巴比伦),他们的文字都经过了1000多年的发展才到了商朝甲骨文的成熟度。也就是说在同时期,甲骨文的成熟度并不逊色于这两个文明的文字。因为这两个文明把文字记录在了泥板、莎草纸等容易保存的媒介上,使得他们的文字有系统性的流传。而我们中华民族在爱好占卜刻龟甲的商人出现之前把早期文字记录在什么媒介上了?我们不知道,可能也永远发现不了。因为我们的祖先很可能选择了一个无法保存几千年的媒介来记录文字。我们只能从先商的众多文化在玉器和陶器上留下的各种符号来推断,我们也是有早期文字的,并且和甲骨文非常类似,可以推断出继承发展关系。因为甲骨文之前的早期汉字找不到,也让前面那些坚持华夏正统的学阀们如丧考妣。因为没有文字,夏都(二里头文化)按照同样逻辑也不能算成是文明了!尽管二里头后期的青铜器已经相当发达了!我个人相信,夏是肯定存在的,但是应该不能称为是夏朝。关于夏为什么不能称作是夏朝我们会在青铜器这里再用科学的角度仔细分析一下。从文字这个角度上来讲,我个人判断良渚可能有早期文字,之后的仰韶、红山、大汶口等等肯定有早期文字。两大原因:1) 商朝甲骨文不可能横空出世,必然存在1000年的发展历程;2) 虽然文明不一定需要文字,但是人类要建造大型工程必然需要文字。不然好几万人的工程怎么做预算规划,怎么协调各个工种工作,全部靠口说,岂不是乱了套?(Yes!说的就是你匈奴、朝鲜、日本,都进入铁器时代了也没正儿八经盖过什么大型工程!)先商文化的大量水利和城市工程必然需要一个早期的文字系统类支撑和协调工作。只是我们早期的文字可能永远地被岁月侵蚀掉了。

然后我们来讲一下文明的最后一个要素青铜技术,因为这个比较复杂,我们另起一个章节来讲。

最后大家可能会有一个疑问,良渚文明(5300-4400年前)似乎没有埃及文明优秀吗?为什么同时期的埃及文明在4600年前造了大金字塔。良渚人造了什么?我个人从地图上面推断,同时期埃及和中国良渚人在可以直接控制的耕地面积上可能非常类似,但是良渚人为了保证水稻的产量生活一直是一个Hard模式。已知他们在良渚古城外围就建造了11个水坝,土方量大于胡佛金字塔。其他良渚城邦辐射的整个太湖平原应该存在更多水利建筑要建造维护。良渚人还时不时还需要在江苏平原上当时在山东人的东夷人互砍。古埃及人比较幸福,每年等尼罗河泛滥之后,老天爷送来肥沃的土地,只需要把种子踩到地里面等小麦自己生长就行了。剩下的时间没啥事情(附近都是沙漠也没有其他集团过来砍人),就造金字塔呗!

青铜技术——被称为一个时代却作用又没这么大的技术革命

上面那个章节说到我们人类驯化了植物进入了农业社会,为了提高粮食的产量和供应的稳定性,建立了大量的水利设施,形成了鲜明的社会等级和宗教,进入了文明社会。这段光辉的历史变迁在历史划分上都被归结为新石器后期。新石期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这种按照人类社会使用工具来进行时代划分的方式,我个人认为就是不懂科学技术的胡乱分类法!人类在狩猎采集时代用的是石器,进入了农业社会创造了文明的时候用的也是石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类型怎么就划分到了一个时代呢?同样,青铜器在中国文明发展史上作用实在有限。商朝把冶炼出来的青铜绝大部分都做成了礼器。青铜从来没有在农业上大规模推广。中国在秦朝实现了全国的统一、汉朝打败游牧的匈奴靠的是铁器(确切说是高炉炼铁技术)的发展。而罗马人不会高炉炼铁,靠着砸炉子锻打铁来打造产量非常少的兵器,然后靠着铜铁并用也建立了辐射广泛的帝国。那你说罗马帝国应该划分到青铜器时代还是铁器时代?所以说这按照工具划分时代就是一笔烂账,根本划分不清楚。

那么学习过初中化学的我们都知道,铜的熔点在1083°和黄金的熔点非常接近。如果铜和其他伴生矿的熔点就更加低了,例如铜锡合金的熔点在800°。铁的熔点是1538°,所以后面我们会讲为什么进入真正的铁器时代这么困难。远在在人类步入到文明社会之前,一些生活在铜矿附近的早期人类在烧制800°-1000°的红陶过程中发现——天然的纯铜或者铜和其他金属的伴生矿石在高温融化并锻打后成各种金光闪闪的漂亮东西。这种工艺产生的铜器几乎遍布于世界各地的早期文化(包括了6000年前的中国陕西姜寨遗址)。所以在城邦文明时代,非洲有大量的金矿,法老有大量锻打后的金器玩;苏美尔(两河流域最早的城邦文明)离铜矿比较近,发现了部分通过天然铜矿石锻打的铜器;良渚啥矿都没有,王国只能玩雕刻的玉石。但是通过天然矿石融化锻打产生的铜器本质上和石器的生产并没有不同。也就是为什么上文提到的,不能从一个文明是不是发掘出铜器来判断这个文明的发展程度,而是要看这个文明是否掌握了真正的合金青铜冶炼技术。显然5000年前的城邦文明没有真正进入青铜时代。

最早的合金青铜冶炼技术差不多5000年前出现在伊朗高原(欧洲巴尔干半岛也有一些,但是后面失传了)。青铜冶炼技术并没有发源在任何文明古国,而是发源在了当时文明并不发达的铜矿产区。青铜冶炼技术从伊朗传到了隔壁的两河流域(两河流域),并且在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王朝时期(3900-3600年前)进一步发展。两者传承有序,最早都采用了砷和铜的合金砷青铜,差不多在4000年前才慢慢被性能更好的锡青铜取代。人类才由此正式进入能有目的冶炼锡青铜的青铜时代。但是因为整个中亚和欧洲,锡的储量都少得可怜,以至于一直到希腊罗马时代青铜器的产量都比较低,主要用作国王的雕像和少数贵族的兵器。而我们中国拥有大量的锡矿。在二里头后期我们发掘了大量的锡青铜青铜器(约3800年前),在中国锡青铜的冶炼和中亚开始于一个时期,排除了从西方传入的可能性。(当然稍早时期出土于中国西北的少量砷青铜冶炼遗迹不能确定是中国自主发明还是从西亚传播。)锡青铜在中国地区出道即巅峰真是历史上一个未解之谜!因为丰富的铜、锡和铅的储量和先进的农业技术,中国在2000-4000年前这个时间段生产了世界上绝大部分的青铜器工艺品。可以说在别的文明继续磊石头的时候,我们把当时农业社会生产的大部分剩余价值都投入到了青铜器工艺品的铸造中了。商朝人为了方便获取铜矿铸造礼器,还特意在铜矿产地驻扎军队,对青铜的痴迷到了极致!

我们上面讲到了在夏晚期和商早期锡青铜冶炼技术出现,那么这个技术对当时的人类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从社会形态上我们可以看出,5000年前人类社会进入了城邦制,即以大型的城市为核心的文明圈。随着1000多年的发展,一些城邦通过战争对周围的城邦形成了绝对的压制。商朝、周朝和秦朝,虽然都有一个朝字,统治的模式根本就是不同的。商朝通过战争打赢了周围的部落联盟,做了所有部落联盟的老大,其他部落承认商朝是天下共主,给商朝进贡。但是商朝并不直接参与各地的统治。周朝采用了承认部分部分承办的酋长统治(例如商人被封在宋),也把自己的儿子和亲信分封在中国各个地方,让他们自己建立诸侯国,对全国的影响力显然提升一个等级。到了秦朝统一六国,正式建立郡县制度,采用了直接统治模式了(当然也经历了汉代早期回退到部分分封,谁让历史是螺旋发展的呢?)。 那么至少在商朝(最然中间一大段时间落魄了挺久,不得不迁都好几次)最鼎盛的时期,让320万平方公里上面的部落都尊商人为天下共主。同时期两河流域也终于统一了,但是古巴比伦王国的统治范围连50万平方公里都没有。对比同时期地球上王国的统治面积和人口,商朝确实配得上一个“朝"字了! 从已知的考古发现来看,虽然商人生产了大量的青铜器,但是并没有应用在农业上(铜还是太稀少成本太高)。青铜器大部分被用做礼器之外,只有小部分被用来制作了兵器,还有造房子的工具。但是相对脆弱的青铜器对比石器兵器的进步也是非常有限的。在农业技术并没有大飞跃的前提下,商人为什么可以发动远距离的征服战争呢?我个人猜测,青铜器的发展带来的最大技术革新不是兵器而是车!青铜器的出现方便了人类制作车轮和连接车子的各个部件。在二里头(晚夏早商)和二里岗(商)都发现了车辙的痕迹,说明随着青铜器的发展,用铜箍起来的车轮和用铜连接的运输车大量出现了。大家要知道人类发明船比较早,良渚文明被海啸吞没后良渚人都坐船去了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而埃及因为没有纵深腹地(人口和农业都聚集在尼罗河两岸)在农业社会早期就实现了统一。为什么两河流域和黄河流域的统一就相对较晚呢?因为青铜大量生产之前交通运输的成本太高了呀!我们都知道在农业社会打仗打的是钱粮,没有运输车,不要管是人拉还是牛拉,都没办法对军队进行粮草保障。所以青铜技术的产生,我个人推断,大大改进了运输车,催生了战车,使得幅员辽阔的部落联盟国家诞生成为了可能。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之前说,历史上应该有夏,但是没有夏朝了。青铜器技术一直到夏末商初才成熟,周朝人的祖先夏(来自于仰韶文化,也就是我们上文提到的O2这个族群)在3600-4000年前的河南地区建立一个大的城邦,并且在文化上辐射整个河南区域是很可能的。但是想让中国广域的部落都臣服于夏是不可能的。因为3800年前锡青铜冶炼技术才开始出现在中国大地,随之带来了运输车辆和更加锋利的兵器,成为了远距离战争的科技基础。夏朝这个朝字多半是周人夸大的!当然周朝通过800年统治和分封制度让O2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还是相当厉害的!

总结一下,锡青铜冶炼技术的成熟才标志着人类社会发展进入到了下一个时期!虽然金灿灿的青铜主要用途还是统治阶级的玩具,但是由此推动的战争技术的发展,使得原本林立的城邦产生了从属关系。这对世界发展的历史意义不大,但是对中国的意义非凡——中国从各个城邦的文化自由交流演变成了一个主导的文化辐射影响整个华夏大地,中华民族由此产生了。

那么我们本章节的题目是,青铜冶炼技术是一个没这么大作用的技术革命。因为这个技术并没有帮助古文明抵抗野蛮人的入侵。下面我们讲一讲是什么让我们的文明源远流长。

从秦到清,统一的农业中国为何能持续2000多年

总所周知,地球上的其他古文明除中华文明外都已经灭绝了。我们也知道中国的封建时代和欧洲的封建时代完全不一样。在2200年前秦朝统一中国,我们就正式步入了郡县制的统一王朝,拥有了统一的文字,度量衡,车辙, etc... 诚然,期间因为小冰期农业生产不稳定被K.O.了几次,但是最终结果都是游牧民族融入了我们,变成了我们。显然不是因为走进中国的M175和世界各地的其他智人有什么大的不同,也不是因为我们在欧亚大陆上地理位置特别好(确实地理位置挺好的,雨热同期的季风农业大平原是馈赠,但是草原游牧民族也不是打不进来啊)。

一切都因为在2000-3000年间的几次技术革新让我们中华文明与其他古文明的命运截然不同。在大约3000年前(西周),垄耕法的发明和推广大大提升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大约2700年前(春秋)我们发明了鼓风机,一下子把炉温提高到了1300°以上,在世界上首先发明了高炉炼铁技术!因为铁的储量是铜的200倍,使得铁器在农业上广泛应用,农业生产效率又一次飞速发展。战国七雄直接开始暴兵,动不动就养个十几万的军队(主要因为山脉阻隔,不然战国七雄随便拉出来哪个都可以把马其顿给K.O.)。同时铁又大大提升了冷兵器的性能。铜因为硬度不够,只能用来做矛来刺,铁就可以做大刀直接砍人!到了西汉,中国人又爆出了百炼钢这个科技树,以至于当发源于欧亚草原的游牧民族在驯化的马、有了铁蹄和马镫之后,还是被爆了钢铁这个科技树的汉人暴打。(插播一下,马于4000多年前驯化于黑海附近,远晚于牛羊猪,但是是一个奇妙的物种。让刚刚准备下来的智人因为马的驯化又分化成了农民和游牧民族,并且在工业革命之前打了整整两千年。)中国人发明的高炉炼铁技术和百炼钢技术一直到900多年前,才被蒙古人在西征的时候传播到了欧洲,中间整整花了1000多年的时间。谁说欧亚大陆技术交流很快的?就像前文说的,我们中国在2000年前就全面进入了铁器时代。罗马帝国因为不会高炉炼铁,铁制品产量低,还要通过各种征服和贸易来寻找锡矿来炼锡青铜。西方究竟在哪一年才能算是进入了铁器时代?蒙古人西征带去了铁器和火药,中亚再次出现了统一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断了中欧之间的丝绸之路。欧洲人自己又造不来瓷器丝绸。还好学会了造铁钉,大航海时代要来临了。

这就是人类的历史,自然环境逼迫下的科技爆发——就是人类历史上那几千个灵光一闪的瞬间造就了今天的文明。其他的帝王将相,都是浮云,浮云。只可惜那些灵光一闪,只有过去200-300年间的记录,其余都湮灭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了。如果让我来编写历史书,我可能会从一万年多年前的那个新仙女木事件开始。从那个1300年的冰期,曾经满足于狩猎采集生活的智人躲在喀斯特岩洞里面瑟瑟发抖想着怎么可以吃饱开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8,386评论 6 50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3,142评论 3 394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4,704评论 0 35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702评论 1 29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716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573评论 1 30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314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230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680评论 1 31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873评论 3 33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991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706评论 5 34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329评论 3 330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10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3,038评论 1 27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158评论 3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941评论 2 35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