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招连出”让“雏雁”变“头雁”
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强化村民自治,推进乡村振兴,高素质的农村干部队伍建设是关键。“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各级党组织要具有战略眼光,从现在抓起,从长远谋起,拓渠道,优选苗,重培育,严磨练,不停歇,不止步,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加快村级后备干部储备,牢固树立“温暖心灵、武装头脑、锻造能力”的培育理念,“三招”连出,让“雏雁”健康成长、茁壮成长,着力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素质“头雁”队伍。
以“一丝不苟、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温暖“雏雁”心灵。“天将启治乱,人才有用舍。”当前,乡村振兴的集结号已经吹响、新征程已全面开启,亟待培养“源头活水”,注入“新鲜血液”。各级党组织要健全村级后备干部队伍选拔培养机制,把好“选苗”的首关,注重从致富能手、大学生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等群体中选拔,好中选优,优中选优,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激发其内心深处的“为民情感”,让各类人才接受挑选,建好“雏雁库”。要明确专人负责,优化服务,跟踪管理,采取“一对一,面对面”开展谈心谈话,及时了解村级后备干部思想和工作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疏导、关怀激励、排忧解难,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业务潜能。要建立村级后备干部结对帮带机制,明确县委组织部部务会成员、乡镇(街道)党(工)委班子成员、驻村第一书记、村党组织书记等为责任帮带人,沟通思想,指导业务,解惑释疑,指出不足,纯洁心灵,引导村级后备干部敢担当、善作为、甘奉献。
以“补钙铸魂、材高知深”的“理论营养”武装“雏雁”头脑。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只有用党的创新理论、业务知识、专业技能武装头脑,才能提升能力本领,推动事业发展。各级党组织要用好党内政治生活这个“法宝”,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基本制度,强化党性教育,推进自我革命,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引导村级后备干部在苦干实干中诠释政治担当、保持政治定力。要搭建好“改造思想、改进作风、增强信念”等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党日”活动载体,纯思想,强纪律,优作风,引导村级后备干部树牢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践行群众路线,做群众的贴心人、知心人、暖心人,厚植为民情怀。要坚持学历教育与业务培训相结合,探索开展“村级后备干部学历提升行动”,科学设置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相关课程,通过设立“雏雁比武”“雏雁论坛”等平台,组织村级后备干部上台比干劲、晒成绩、谈蓝图、展风采,让“雏雁”学到“飞”的技巧、掌握“飞”的本领,不断提升履职能力。
以“磨炼意志、提升本领”的“干事舞台”炼就“雏雁”硬功。“遭蹶者得便,经事者长智”,可谓道出了人成长成才的秘诀,大风大浪才能培养大智大勇,没有经受一定的挫折和煎熬,就难以获得有益的经验和启示。各级党组织要站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乡村振兴后继有人的政治高度,为村级后备干部搭好舞台,立足于每个人的个性特点和专业特长,安排到乡镇(街道)有关职能部门跟岗学习,学业务,悟方法,炼作风,促进长见识、增才干。要通过定责、定标、定岗、定向,适时安排村级后备干部到矛盾化解、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吃劲岗位磨练,让其多当几次“热锅蚂蚁”,多接几回“烫手山芋”,淬炼出“大心脏”“铁肩膀”。要鼓励支持村级后备干部参与项目建设、运营管理,重点在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财政资金扶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等工作中上岗锻炼,让他们熟悉项目实施流程,掌握群众工作方法,学会企业经营管理,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不断提升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治世不得真贤,譬犹治疾不得真药也。”面对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要加大“雏雁”培养力度,多渠道“选”,全方位“育”,严要求“管”,树导向“用”,激发“雏雁”力量,锻造强劲“雁阵”,为村两委“动态调整”“换届选举”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真正让“雏雁”变“头雁”,在乡村广袤大地上展翅翱翔。
(贵州普定县委组织部曾加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