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富臻9.27
在几年前教高年级,就有让学生给学生讲题的教学行为,这一行为不仅促进了知识的传递与巩固,还带来了诸多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对双方都是一次宝贵的学习与成长机会。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感受:
对于讲解者(学生做小教师)
1.当成功帮助同学理解难题时,讲解者会感受到巨大的成就感,这种正面的反馈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2.在准备讲解的过程中,讲解者需要反复思考、梳理知识点,甚至可能发现之前自己未曾注意到的细节或新的理解角度。这个过程促使讲解者对知识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掌握。
3.讲解需要清晰表达、耐心倾听和适时调整讲解方式,这些都有助于提升讲解者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技巧。
4.看到同学因自己的帮助而进步,讲解者会油然而生一种责任感,促使他们更加耐心、细致地解答每一个疑问。
5.有时,同学提出的问题或疑惑可能从另一个角度启发了讲解者,让他们看到问题的不同面向,拓宽了学习视野。
对于听众(被讲解的学生)
1.同学之间的讲解往往更加贴近学生的理解水平,减少了陌生感和畏惧心理,更容易建立起信任和亲近感。
2.由于讲解者也是学生,他们更了解同龄人的困惑和难点,因此能够用更贴近学生实际的方式讲解,使知识更加易于理解和接受。
3.学生之间的讲解往往伴随着更多的互动和讨论,这种即时反馈有助于听众及时澄清疑惑,加深理解。
4.看到同学能够讲解题目,听众可能会受到激励,激发自己的学习动力和求知欲,努力追赶并超越。
5.共同的学习经历和相互的帮助会加深同学之间的友谊,形成更加紧密的学习共同体。
总之,学生给学生讲题是一种双赢的学习方式,它不仅促进了知识的传递与巩固,还提升了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加深了同学之间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