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see:在有关“我们是谁”的对话中,我们可以邀请对方分享自己的背景、自己拥护的对象以及他们所属的群体如何塑造了他们的身份(比如“你来自哪儿呀?哦,真的吗?在那里长大是什么感觉?”)。接着,通过描述,你如何看待自己来回应对方(“你知道,作为一个南方人,我认为……”)。最后,在对话过程中,提醒对方和自己,我们每个人都具有多重身份,从而避免陷入单一维度的陷阱。例如,你可以问:“你说作为一名律师,你支持警察,但是作为父母你会担心警察拦下你的孩子吗?”
I think:通过塑造身份角色来寻找共识,从而达成连接这的确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I get:认识到我们都拥有多重身份只是“我们是谁”这一对话类型的一部分。它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清晰的看待彼此。但是仅靠这一点并不总是能够说服他人,比如说服抵制疫苗的父母相信医生。为了更有效地进行说服,我们还需要寻找彼此的共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