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听过这句话: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需要用一生治愈。
童年的幸福与否,与我们的原生家庭息息相关。如今,原生家庭的影响在每个人成长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父母所认知并重视。但怎样做才是给孩子一个好的成长环境也成为越来越多父母心中的疑问。必竟没有哪一对父母亲是经过培训和考核合格之后才上岗的。
《从出生到独立:写给父母的养育心理学》就是专门针对父母在养育孩子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为父母答疑解惑的书籍。这本书由一群有着丰富临床工作经验的心理学专家共同完成,结合孩子从出生到独立的不同成长阶段的心理需求,指出父母在各个阶段可能遇到的各种共性问题,并通过大量实际案例予以分析指导,给出建议和解决方案。
书中对给孩子建立安全感,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处理青春期的逆反,解决离家阶段的困难等方面,都进行了全方位的逐一解析,手把手指导父母如何用自己的爱,帮助孩子成长为健康、独立、自信、快乐的人。
浅显的文字结合大量实例,使这本书通俗易懂,对准备升级的预备父母和已经为人父母的家庭都极为友好和实用。
书中有两条主线贯穿始终,一条线是孩子的成长规律,另一条线是家庭生命周期,两条线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家庭的发展有六个周期,分别是:独立成人期,新婚成家期,养育新人期,孩子成长期,空巢期和夕阳晚景期。
孩子的成长规律有五个阶段,分别是:婴幼儿期,学龄前儿童期,学龄期,青春期和离家独立期。每个不同的成长发育阶段都有不同的发展主题和任务。
孩子的成长周期和家庭的发展周期重合在家庭的养育新人期和孩子成长期这两个阶段。这也是父母面临的挑战最大和孩子成长最关键的两个时期。
在养育新人期父母面临的变化和挑战主要是孩子从婴幼儿期到学龄前期中出现的系列问题。
在孩子的婴幼儿时期,父母的首要任务是要带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以培养孩子心中的安全感。有研究表明:生命的头三年,稳定陪伴对孩子心理安全感的构建至关重要。
安全感是指孩子在与重要照顾者的关系中体验到自己值得被爱,照顾者值得信赖,并且在关系中有安心、安全的感觉。
实际上,拥有安全感是每个人内心的最基本需求,也是我们保持情绪平和稳定的基础。一个内心有安全感的人会对周围的人和环境释放出更多的善意。
而高质量的陪伴则要求父母人在心在,这包含四个方面:一是指照顾者的在场与稳定,二是了解婴幼儿期孩子的心理需求,三是恰当地回应婴幼儿期孩子的需求,四是增强照顾者自身的安全感。
现在很多父母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亲自陪伴孩子成长,对于要由家中的老人陪伴孩子的家庭,专家建议父母定时与孩子视频互动,以保持亲子关系的稳定和谐。
对于婴幼儿时期的孩子表现出的闹情绪,黏人,不睡觉,不合作等现象,书中也为父母剖析了这些表相下孩子真正的心理需求,并给出相应的指导和建议。
等孩子进入学龄前期,也就是孩子要去上幼儿园的时候,父母就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了。这一时期的父母不但是孩子的互动伙伴,也是孩子行为的指导者和成长促进者。
这一阶段对父母来说极具挑战性。这时的孩子已经有了自我意识的萌芽,父母不能再以专断的方式要求孩子,而要和孩子进行双向沟通,并制定家庭规则,如教导孩子学会等待,凡事保持冷静,有问题时去寻找解决办法等。父母可以用规矩和以身作则等方法慢慢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当孩子步入学校,开始他们的小学,中学和大学生活时,整个家庭也进入了新阶段——孩子成长期。这是非常关键也十分重要的一个阶段。
这是家庭和孩子发展成长社会化显著进步的黄金时期,也是父母压力最大的时期。此时的父母大多都在慢慢步入中年,生活压力加剧,养育孩子的精力和体力都有所下降。而此时又恰恰是孩子问题最多的时段,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
所以,父母必须铆足精神做好充足的准备,和孩子共同渡过这一关。
首先父母应该明确的是任何时候都应该是父母和孩子一起学习成长,而不是父母陪伴孩子成长。
孩子不在同的成长周期中不断变化,父母也要学习在不同的家庭周期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角色。
然后父母要注意,家庭中夫妻关系才是家庭关系的基础,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夫妻关系的继续和完成,亲子关系不能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父母在处理亲子关系的同时要兼顾夫妻关系,所以应该先做好夫妻,再做好父母。
众所周知,学龄期的孩子问题最多的时候是在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本身就处在矛盾之中,一方面想脱离父母的掌控,一方面又因为自身能力的不足无法达成。这时候,父母要增加家庭边界和灵活性,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并给孩子一定的独立空间。
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情绪激动,对朋友对异性也有了进一步的需求。这时候的父母更要学习透过表面深入了解青春期孩子的真正心理需求,对症下药。否则这一阶段的孩子很容易产生心理疾病,如厌食症,躁郁症和抑郁症等。
现在的很多父母都倾向于照顾孩子的生理需要,却忽略了他们的心理需求;父母重视知识教育也远超过对成长教育的重视。这就让很多孩子的心理问题一直被父母忽视,等到孩子爆发时局面已经很难收拾。
在我国的独生子女出现之后,愈来愈多的儿童心理问题也随之而来。这些孩子在精神上的过于自我主义,也导致他们融入社会的能力和抗击打能力都偏弱。
所以在书中,专家们不但详细列举了各种青春期孩子可能出现的问题,还专门用一章的内容用实例给父母指出了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障碍,以便父母及时识别应对。孩子早恋厌学,沉迷游戏,甚至厌世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父母应该如何应对?这些常见问题,书中都给出了指导意见。
有一点十分关键:发现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时,家长应该及时带孩子去专业的医院就医,而不应该忽视和回避。
平稳渡过青春期的孩子,最后的离家独立的阶段也能走得更顺利。身体和精神都圆满完成与家庭和父母分离的孩子,才真正迈开了自己的独立成人之路。父母在帮助孩子完成分离的同时,自己的家庭周期也进入了新的阶段。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在父母希望养育出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的过程中,父母自身也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因为一个人的身体和心智的成熟需要一个足够好的供养环境,而负责提供这一环境的父母,如果自己本身都不具备心智成熟的条件,那么,他们养育出的子女也很难通过自我突破,完成心智成熟的过程。
只有心理成熟的父母才会大概率养育出心理健康的孩子,心理健康的孩子长大后才更有可能成为心理成熟的父母。如何让家庭发展和孩子成长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父母的自我提升至关重要。
如果我们在为人父母之前已经全身心地做好准备,并在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懂得如何调整自己,配合推动孩子成长,那么未来收获心智成熟的,不仅仅是我们的孩子,还有我们自己。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从出生到独立:写给父母的养育心理学》就像是引领我们步入这场修行的基础入门知识。每一个人自己的人生都要从独立成人开始,无论将来是否步入婚姻拥有孩子,心智成熟都是我们能够好好生活的最好基础。
在学习为人父母、理解子女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也会更深刻地理解自己的父母,更深入地了解我们自己,同时,我们也能更有信心地养育我们自己的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通过不断学习,让父母都成为孩子无比稳定的弓,用自己柔韧强劲的助力,帮孩子成为一路飞翔的箭,平稳地冲上他自己的那一片广阔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