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网络中级五期梁艳分享1670天。2021.12.22
会谈法的种类:
1)摄入性会谈:收集资料,了解情况(前面已学习,不再赘述)。
2)鉴别性会谈:通过交谈和观察确定使用什么测验和鉴别措施。
3) 治疗性会谈:针对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所进行的会谈,是心理治疗的一种。一般在医院里面做,即既有医师证又有心理咨询师证。
4)咨询性会谈:针对健康人的某些问题,如职业选择、人员的任用和解雇、家庭关系问题、婚恋问题、子女教育问题等。我们平时做的就是咨询性会谈。
5)应急性或危机性会谈:当来访者发生意外时,如遭到强奸、想自杀、突然的精神创伤,医生和心理咨询师用会谈法给予帮助。
看透不说透:对于会谈中感觉来访者说的和行为或情绪或感受不太一样的地方时,要注意观察,要有鉴别意识,但不是马上、立刻就要指出来,即看透不一定要说透。但心存疑惑时,可以用软化语言,好奇的态度去问,如“我注意到你刚才说你很生气,但是你好像以很平静的方式在说出来,这个不知道大概什么样的一个情况,或者你怎么看?或者你身边人会怎么说?”
摄入性会谈背景资料采集法:
1)人口学资料: 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职业、收入、婚姻、住址、教育、文化水平、宗教和文化背景。(问题取向的咨询对于人口学资料以及他过去的经历都是非常的非常的看重的。)
2)求助的原因和对咨询服务的期望;
3)现在及近期的状况;
4)对家庭的看法;
5)早年回忆;
6)出生和成长;
7)健康及身体状况;
8)教育及培训;
9)工作记录;
10)娱乐,包括感兴趣和使你愉快的事;
11)性欲的发展包括;
12)婚姻及家庭资料
13)社会基础;
14)自我描述:包括长处、短处、想象力、创造力、价值观、理想;
15)生活的转折点和选择;
16)对未来的看法;
17)来访者附加的任何资料。
焦点解决取向的不了解这么详细,但也会大概了解相关的这些方面成长经历和近期的发生的事,包括生理、心理、社会。而社会又包括工作、生活、学习、人际、婚姻家庭、恋爱以及事件这些东西。因为焦点解决把每一次咨询都当成是最后一次咨询来做的。 所以了解的比较简洁,基本上只探讨或者更多的在探讨与主题相关的信息,跟来访者主题比较相关的信息。
焦点解决取向咨询师首先要确定的是来访者的类型(其它派别叫个案概念化),是游客型、抱怨型还是消费型。不同类型的来访者,咨询师的会谈思路和方向也不太一样(我的理解)。当通过聊,来访者 已经到了消费型,并且能量还可以,有力量去面对他的困难/问题等。这个时候,焦点解决取向的咨询师,就可以给跟他谈主题,接着是目标,然后再接着是资源,一小步的行动。
会谈过程首先要看来访者的状态,如果他状态很差,此刻就需要用云手,接住他的情绪,让他的情绪能更多的释放出来。假如他的状态相对还行,就可以尝试着问他想要聊的主题是什么,比如这件事的时间、地点、发生、发展、自己的感受等。焦点解决是将收集信息资料和解决问题连在一起的,不像传统的咨询是分开的。焦点解决在收集信息的同时也就在试图建构解决之道,确认知觉,了解这件事给他带来了什么。
怎样提问题:
1)需要注意的是提问方式,尽量使用开放式提问,如“什么,怎么”,少用或不用“为什么” 因为人的习惯就是你问他为什么,他就感觉你可能在指责、否定、批评他,所以在会谈过程中不主张、不建议用“为什么”。如“你怎么想的呀?这件事儿你怎么看呀?是什么让你有这样的想法呀?是什么让你希望如此呀?这件事儿你都有哪些思考啊?”当确认某种问题是否存在的时候,就要用封闭式提问。总之,在会谈中,遵循“可说可不说少说或不说,可问可不问少问”,其次尽量少用语言来共情,可以通过非言语信息表达共情。赞美也一样,尽量少用直接赞美,更多地通过提问让来访者自我赞美。
2)提问不要多,提问多了坏处很多,如造成依赖也(教育孩子也一样,作为家长替孩子做的太多,就会造成孩子的依赖,小时候孩子烦你,长大了孩子不理你。所以作为家长在孩子面前不要显得太能,适当地学会示弱,让孩子能起来)、责任转移、减少来访者自我探索、产生不准确信息、来访者产生被“审问”的不舒服感等。
在会谈中也不要“试图去引导”,引导其实也在显示你比来访者能、智慧。所以提问多、评价多、指导多,都会让对方感觉不安全。
焦点解决是不居功的一个学派。将功劳归来访者本人(或重要他人)努力的结果。即老子《道德经》说“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的意思。
不恰当的提问方式:排第一的就是为什么,为什么会让对方感觉到你在指责他,你不喜欢他,你在故意找茬,你在故意找事儿。所以少问或者不问为什么,要多问怎么、什么。还有永远不要责备你的来访者。
会谈内容的选择:
1)来访者可以接受的。即愿意聊的话题、内容。
2)有效:
3)积极:对改变来访者的态度有积极作用。总而言之,会谈内容选择是来访者愿意聊的。
注意事项:
咨询师的态度必须保持中性:接待、提问、倾听过程中态度必须保持中性。
提问中避免失误。
还有除了提问和引导性语言之外,不讲题外话,你别讲你的东西,如自我暴露。
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扭转来访者的会谈内容。
结束摄入性会谈后,不应该给出绝对性的结论。即不要给来访者说你这一定咋回事儿,那只能是我们接下来继续再聊着看,并且欢迎对方下周继续见。
结束语要诚恳、客气,不能用生硬的话,以免引起来访者的误解。
正确使用心理测验:
向来访者说明选用量表对确诊的意义并征得来访者同意;
根据来访者心理问题的性质,选择恰当的心理测验项目(所以,心理测验并非会谈初期会一开始就用的,而是把握不准是否属于咨询范畴,可以借助量表结果进一步鉴别)。
测量结果如果与临床观察、会谈法的结论的结论相左,不可轻信任何一方,必须重新进行会谈,尔后再进行测评。
什么情况下使用量表:
选择测评量表应有针对性;为寻找心理问题的原因使用量表如社会再适应量表(SRRS);为评估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而用量表,如SCL—90,SAS,SDS。
量表是不能作为诊断依据的,量表只能作为参考。所以不要太依赖量表、各种技术,而是靠我们这个人,咨询师这个人就是做好的助人工具。所以不断地修炼自己的内功
,让自己的状态稳定,容器足够大,身上的卡点越来越少 。内功的提升,可通过被咨询,被督导、不断地约练,长期的自我反思才能逐步完成。
心理学的学习是“一入心理深似海”。心理学的东西,只有传播出去,它才有它的意义,用一个生命影响另外一个生命,它才有它的意义。
一般临床资料的整理与评估:
一般资料指人口学资料,来访者的生活状况、婚姻家庭情况、工作记录、社会交往、娱乐活动、自我描述、来访者个人内在世界的重要特点等;
一系列的成长史:如婴幼儿时期、童年时期、青少年时期以及个人成长中的重大转化及现在对它的评价。
来访者目前的精神、身体和社会交往状态。
判断资料来源的可靠性,并予予说明。保持警觉性,即不要相信某一方面提供的资料,即不要偏听偏信,对一些重要的、关键的信息资料要去核实。
按资料的性质进行分类:如做一个表格,纵向按照事件发生时间顺序,横向按照环境生活事件、认知、情绪和行为来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条理就比较清晰。
不管学任何一个学派,都要去了解这个学派的人性观,是怎么看人的,要有了解。
对临床资料的解释:从因果联系看;从有没有偏离正常标准看;从那些“显眼”和“突出”事件看。 焦点解决不会去试图证明它咋回事儿,一定会维持在他什么情况,他希望如何。
验证可靠性的办法:可以用补充提问;使用问卷心理测验;比较同一资料的不同来源。
影响资料可靠性的因素:
暗示(指咨询师的明显的倾向性会对来访者形成暗示)、早期印象、来访者的处境和人格特点。
首先必须严格按照咨询伦理与设置来进行,固定约好的咨询时间里边,保持中立的原则,不预设,保持良好的状态。所以要在咨询伦理的范畴之下去做,那我们就会让资料更可靠。
还遵循咨询的规律。咨询的规律就是它是一个过程,所以要保持未知之心,充分的好奇。如果新资料与老资料冲突的时候,要去好奇的去澄清。
了解来访者的既往史,寻找有价值的治疗:
询问来访者以往是否去过医疗机构,详细了解就诊病历和有关资料;即了解当时医生的诊断,进行何种治疗,效果怎样;了解是躯体方面还是心理方面,以及两者的关系如何。
询问以往是否去过其他心理咨询机构,其心理咨询过程如何。了解过去心理咨询的效果等。